热度 1
早就听同事说,滁州有个小镇,古色古香,乌衣镇。
昨天终于去了,汽车票四元,二十分钟就到了。下了车,就像当地人打听老街的去处,兴冲冲一路直奔而去。。。
一直向东走完新城区,前方是一铁路横在眼前,是京沪线。过一桥洞,老街呈现在眼前。
中间路面有四、五米宽,用小长方石块铺成,已经没有了古老的石板路。两旁都是破旧的房屋,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没有了一丝的古色古香。只是从那倒塌的破旧院落,依稀看出它曾经的繁华和奢侈。走在残垣断壁间,心里一丝荒凉和悲哀。
站在废墟的院落里,透过尘封的岁月,想象的出想当年这一定是个大户人家,人丁兴旺、财源滚滚。如今,窗门洞开、墙到屋蹋、满院的野草疯长。唉!真的不忍拍下这满目的凄怆。欣喜在一砖砌的石墙上,(老屋的废物利用)我看到了满目的春光。顺着石墙上一排仙人掌,正寂寞地开放,黄灿灿地映着蓝天白云。
老屋里还有一些居民。我信步走进一户人家,找主人讨水洗手。是井水,盛在水缸里,凉凉的。我和老者攀谈。老屋只有他们老辈住了,年轻人早跑了。“这屋冬暖夏凉呢!”老者无不自豪地说起老屋。“为何这样呢?”我不解的询问。他指指内屋顶“有旺砖啊”。他所指的“旺砖”是青色的小砖,整齐地贴在内屋顶上。“这屋就是地震也不会倒的。是椽子梁,四周上下都是一个木结构整体,这屋有八十多年了。~~~”老者侃侃而谈。我用脚踢了一下门下边沿,木门腐烂的碎屑纷纷落下。“以前发大水被泡过,屋里进水一人多深呢”老者解释道。门前的青石板已光滑可鉴,是岁月的痕迹。屋后就是清流古河道,原来这也是枕水人家。而且是流动的水,直通长江的。可惜,江南小镇的枕水人家,依旧风光,游人如织。而这里却是满目的苍凉,被人遗忘的角落。
告别老者,继续前行。忽然看到小燕子翩飞的娇巧身影。在一户屋檐下,看到了一个燕窝。原来里面有三、四只燕嗷嗷待哺。我兴奋地举起了相机,也许是护子之情吧,老燕不顾生人入侵的恐惧,勇敢地护卫在巢边。我被它的舔犊之情感动,抓拍了瞬间永恒。同时脑海里浮现了那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依然前行,直到老街的尽头。相机也不再打开,脚累了,心也累了。无意间看到老街的一条小路朝南蜿蜒,顺路是一处幽静的树林。浑身的燥热,立即凉爽了许多。眼前是一道亮丽的田园风光。水泥桥、清清的河水、幽幽的树林、河岸斜坡上的各色野草花、高高的河堤、蓝天白云~~~
老街的沉闷,透进了一缕阳光。蓦地,我又站在了光鲜的风景中,心里豁然开朗。清澈的河水,宽阔地伸向远方;斜坡上开满了各色的野草花,生机勃勃;我坐在开满野花的斜坡上,心随花海在晌午的微风中摇曳~~~
高高的河堤上,蓝天白云、葱郁的树木、小桥流水、野花~~~ 我留下了回头一眸的背影,记忆的瞬间永恒。
破旧的老屋,野草疯长。
信仰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枕水人家
老墙砖上的寂寞笑容
背靠清流河,通达长江
亮丽的田园风光,给老街的沉闷、破败,透进了一缕阳光。
背影 对小镇的瞬间回眸,记忆永存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18 20: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