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76|回复: 21

预防蜱虫叮咬!安徽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4 1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夏天来了,天气炎热,草木茂盛,蜱虫也进入了繁殖高峰期。

安徽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其中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最为常见。每年4-10月份是我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季节。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俗称“蜱虫病”。


2009年3月至6月,湖北、河南等地陆续报告了以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病例,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并因多器官衰竭救治无效而死亡。[1]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引进的旅美学者、得克萨斯大学于学杰教授的研究小组经过多方探索,首先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6]2010年3月起,中国中部和东北部农村地区再次频繁出现这类病例,引起广泛关注。同年,我国的于学杰教授领衔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踪迹。


[1]2010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将该类病例定义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开展了病例的主动发现、搜索等监测工作。[6]2010年5月,中国CDC将该类病例定义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卫生部组织下开展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主动发现、搜索等监测,分别在湖北、河南、山东等6个省采集病人血液标本。


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德新带领实验室科研人员,在1个月内从来自6个省的病人的血清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并完成了该病毒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认定该病毒可能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科研人员从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和辽宁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液标本中又分离到10株病毒,并全部完成了这些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从而确定该病毒为一种新的布尼亚科病毒。


该病毒已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中国CDC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11年3月17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专家指出,这一发现是继SARS冠状病毒发现后,世界病毒学研究领域又一个突破性进展。


“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SFTS 病例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畏寒、全身酸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且伴有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与其他相关研究一致[1]。


首发症状的非特异性易导致误诊误治,从而易导致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此次调查发现 SFTS 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 3. 1 天,高于马婷等人[14]研究的平均时间 1. 2 天,提示安徽省患者就诊不够及时,同时本次研究从发病到住院时间平均 5. 8 天,且二次就诊占 47. 8% ,一次就诊率18. 9% 。


研究显示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与死亡率有关[15],提示基层医疗机构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患者就诊时,有相关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时,要高度警惕是否是 SFTS,提高对 SFTS 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的能力。


预防措施

1.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2.进入此类地区时,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好鞋袜;穿浅色衣物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使蜱不易黏附;野外归来要更衣。


3.裸露的皮肤、衣物和帐篷涂抹、喷洒驱避剂可维持数小时有效。避蚊胺、派卡瑞丁、伊默宁(又叫驱蚊酯)是抗蜱较为有效的药剂。儿童应按说明书使用驱避剂,不宜用于儿童眼、口及皮肤破损处等部位。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驱避药物,3岁以下幼儿不宜用柠檬桉叶油的驱避剂。


4.回家后及时洗澡,检查腋窝、腹股沟、头皮、颈部、腰部及脚踝下方等皮肤褶皱、薄弱部位有无蜱附着。

 

 原标题:预防蜱虫叮咬

发表于 2022-6-5 0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唉,,,我们农民现在真难,以前我们可以烧荒地,田埂等,还能把它烧死掉,现在好了说烧荒污染环境,我就不明白了,那些化工厂,那些天天排放恶臭废气和废水的厂就不污染环境了,
收起回复本楼
在线等待 : 企业交钱了,农民没交
2022-6-5 07:49 来自安徽 回复
红尘‖过客 : 就是,以前烧草啥毒虫也没有,现在农民种个地提心吊胆的,关键是这玩意防不胜防
2022-6-5 08:31 来自安徽 回复
春风暖人心 回复 在线等待 : 以前农民也交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税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人力成本低”的农民工在撑场子。农民权益的得失短期内不会在社会层面体现,官员在地方干几年就走了 任期内的经济发展是要重点保障的
2022-6-5 09:03 来自安徽 回复
Daihyu :
2022-6-5 11:29 来自安徽 回复
Orzy : 你讲的非常对,就是所谓专家建议不能焚烧秸秆导致现在蜱虫大量繁殖所致,这些荒唐的政策苦了农民,害了百姓,可笑至极。
2022-6-6 09:56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6-5 0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20220605083030front2_0_773229_FgBvrpoqQq4bXATttEouf5MDPsKi.jpg
收起回复本楼
春风暖人心 : 问他为什么不下乡宣传
2022-6-5 09:10 来自安徽 回复
韩丑丑 : 我哪里知道 我也是打的市长热线好多天了 才给我发的信息
2022-6-5 18:26 来自安徽 回复
Orzy : 原因不给烧秸秆所致
2022-6-6 10:01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6-5 0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滁州对这病,一点办法都没有,医疗水平低下
收起回复本楼
春风暖人心 : 别说治疗,诊断能力都有待提高
2022-6-5 09:10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6-4 15: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为什么这个害人,为啥不打农药控制了,农民天天在野地里,谁为了他们想过
收起回复本楼
春风暖人心 : 官方能出来做点宣传就不错了,关键也没见村里镇上搞宣传
2022-6-4 21:56 来自安徽 回复
觅wuyu : 听老一辈说,以前政府打农药,再加上烧荒。蜱虫少很多。现在,呵呵
2022-6-5 16:40 来自安徽 回复
宝宝怕坏人 回复 觅wuyu : 现在都听专家的
2022-6-5 18:30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6-4 2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乌衣,沙河都有人死亡。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收起回复本楼
春风暖人心 : 滁州大部分到南京看,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与死亡率有关,滁州基层医疗机构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2-6-4 21:52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6-5 0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这种蜱虫貌似还寄生在野生的刺猬身上
收起回复本楼
春风暖人心 : 地上跑的,蜱虫都能寄生
2022-6-5 09:09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6-5 0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这个要引起重视啊,尊重生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8-27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