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守护
乡村“根”与“魂”
全椒县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椒县马厂村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强化宣传、提升服务等举措,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让法治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在制度建设方面,马厂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土地承包、集体资产处置等,均通过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并将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确保村级事务决策民主、公开、透明 。同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其中,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是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重要内容。马厂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定期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打造村级直播间,通过线上直播形式邀请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为村民讲解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此外,还利用宣传栏、广播、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为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马厂村法律顾问定期到村坐班,及时了解村民的法律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健全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吸收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村民担任调解员,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7%。
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马厂村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稳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下一步,全椒县将持续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民主法治示范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南谯区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土地权属、承包经营等相关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化解农村土地纠纷,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南谯区章广镇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土地纠纷调解中的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
典型案例:法理与情理融合,化解多年积怨
今年8月,章广村村民刘某兄弟二人因二轮土地延包产生争执,弟弟提出异议,称当年划分不公,且大哥多年在外务工,土地基本是他在耕作,理应由他统一承包。面对矛盾,镇法律顾问马继东第一时间介入,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共同参与调解。法律顾问仔细查阅土地合同、实地勘察边界、调取历史资料。“承包权利的延续,是对过去权利的确认,而不是重新分配。”在村部会议室,马继东拿着《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最新的延包指导意见,耐心向兄弟俩解释政策依据,并指出若拒不签署延包协议,未来国家补贴、流转权利都将受到影响。面对法律顾问的耐心释法与实际利害分析,双方的情绪慢慢缓和下来。法律顾问借机指出多年来兄弟虽有分歧,但哥哥常年寄钱赡养父母,弟弟也兢兢业业耕种,二人各有付出。最终,在法律顾问的主持下,兄弟俩重归于好,双方自愿签署延包协议,维持原土地承包关系。
特色做法:多元联动,打造“无讼村居”
章广镇坚持“党建引领、法治保障、协商调解”相结合,完善以法律顾问为核心的多元解纷机制。镇村成立“土地纠纷调解工作组”,由法律顾问、村委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组成,形成调解合力。每逢重大或疑难土地纠纷,法律顾问不仅参与调解过程,还负责出具法律意见书、参与协议文本起草,保证调解协议的合法性与可执行性。
群众心声:调解“更有底气”,合法权益有保障
“一根扁担挑起两头亲,一份协议系着一家和。”这是村里老百姓对马继东调解工作的朴实评价。正是这种将法律送入村头巷尾、用法治促和谐的努力,让国家政策在田间落地生根。“参与乡村土地纠纷调解,既是专业责任,也是情感牵绊。我们不仅要用法律说理,更要用真情调解,帮助村民理解和信任法律。”章广镇法律顾问马继东说。乡镇法律顾问不仅是政策的宣讲者、群众的倾听者,更是法治乡村建设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