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推进城镇居民医保民生工程纪实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比干劲,鼓干劲,越干越带劲。
2007年滁州市启动城镇居民医保民生工程以来,以人为本,把惠民放在首位,摆上关系到居民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亲身利益的高度,用居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为标准,推进此项工作,提升参保率、财政补贴、医疗待遇、统筹水平和基金抗风险能力。截止6月底,全市城鎮居民参保人数己达68.76万,占全年计划目标任务68.5万人的100.19%,基金征缴104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支出基金4719万元,当期结余3944万元,累计结余33548万元。自2007年被纳入民生工程以来,每年居全省第一方阵,获得全市民生工程一等奖和二等奖。2011和2012年,连续获全市一等奖。
扩面征缴,提升参保人数
《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而不匮。七年来,滁州市城镇居民医保民生工程从零起步,人社医保部门以勤奋为民,无私奉献精神,竭尽所能做好城镇居民参保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城镇居民参保68.76万人,参保人数较上年又有提升,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全覆盖。2007年参保33.8030万人,2008年参保59.4531万人,2009年参保61.6674万人,2010年参保64.6779万人,2011年参保68.04万人,2012年参保68.82万人,2013年省下达参保任务68.5万,参保人数比启动时的2007年翻了两倍多。
一是落实扩面征缴责任制。将《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通知》中,省下达任务指标分解到县(市、区),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将扩面指标层层分解到基层,限定完成任务时间表,责任到人,做到实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二是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保民生工程。2007年滁州市城镇居民医保启动后,连续七年被纳入政府民生工程,人社医保系统上下聚力,采取措施,扩大参保覆盖面,普惠参保居民。主要措施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知晓度,引导广大城镇居民积极参保;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居民医保政策,通过典型事例制作专题宣传片,在市电视台民生专栏播出,反映参保居民和学生得到的实惠。深入居民家中调查摸底,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全椒县人社局和医保部门,在推进城镇居民医保民生工程中,做到宣传政策面对面、落实政策点对点、协调联动肩并肩、优质服务心连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县每年参保率达99%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是找准扩面切入点。俗话说,窍门满地爬,看你挖不挖,问遍万家是行家。琅琊区人社医保部门,针对城镇居民参保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寻找切入点,每年7、8、9三个月是学生参保的黄金时间,把开学之际的时间段作为切入点,与教育、学校等部门密切协作,进校园参保登记,尽量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南谯区在“大滁城建设” 中,成为“城中村” ,城镇居民住所搬迁和拆迁零乱,成为居民参保的难点,南谯人社医保经办部门克服困难,到拆迁集中的地方登记办理,不让拆迁户和搬迁户漏保、断保,被失地居民称为“娘家人”。外出务工人员参保成为居保参保的难点,居民医保的参保时间正是外出务工人员辛苦挣钱的黄金时间,参保时大多不在当地,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定远县人社医保部门,尽可能创造条件,用电话、短信、飞信通知续保,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参保。“三无” 人员(低保户、无收入的困难户、重度残疾人)参保是居民医疗援助救济的重点对象。天长市人社医保经办部门与民政、残联、妇联、工会疏通渠道,协调关系,畅通援助救济渠道,让“三无” 人员及时参保,实现了“三无” 人员年年一个不漏保的目标。
用好政策,提升财政补助
民谚曰: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莫学蜘蛛各牵网,要学蜜蜂共采花。为了圆好医保梦,滁州人社医保部门不唱“独脚戏,”与政府、财政、教育、民政、公安、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密切合作,人社医保是个牵头部门协调上下各部门给予财力支持,使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幅度提升,从2007年的40元,到2013年提高为280元,翻了七倍,去年从240元提高到今年280元以上。定远这个农业大县,在财力乏力的情形下,也把居民医保放在优先补助的突出地位,中央财政补助188元,省财政补助77元,县财政配套不低于15元。全市其他市县,中央财政补助156元,省财政对市补助62元,对县(市、县改区)补助93元,市级财政配套不低于62元,县级财政配套不低于31元。滁州市人社医保经办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力求财政补贴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参保者得实惠。凤阳县针对老年居民疾病高发人群加大财力援助,全额减免60岁以上低收入人员的个人医保缴费;凡60岁以上随子女居住外地可享受异地安置政策。该县府城镇楼东社区胡女士,今年72岁,退休后随儿女居住在滁州市丰乐北路,2010年5月按凤阳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个人要求申请异地安置,选择滁州市一院作为自己的定点诊疗机 构,2012年8月18日—28日,因病住进滁州市一院,花去医药费54213.49元,凤阳县医保中心将其纳入统筹基金支付34696.63元,报销比例64%,如按照三级医院转县外定点医院的住院标准给予报销,就会降低10%,减少报销5421.35元。最后按异地安置政策报销,多获得5421.35元的医保救助。老人激动地说:“还是财政救助让俺得实惠。”
让参保者享受医改成果,提升医疗待遇
人生有“三宝” ,养老、低保和医保。为了让参保居民享受更大惠民政策的优惠,滁州市连续几年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2007年住院报销比例三级医院住院报销由50%提高到现在的60%,二级60%提到现在70%,一级70%提至85%。2011年滁州市完成城镇居民医保民生工程“765”( 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70%、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不低于5万元)待遇任务后,2012年9月1日实施“四提”“ 三增”。“四提”是:提升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由原来120元提高到不低于200元;提高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在一级医院住院报销由75%提高到80%,二级由65%提高到70%,三级由55%提高到60%;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全日制在校学生和18周岁以下非在校居民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2万元调整为18万元;“三无”人员及重度残疾人由原来每人每年8万元调整为11万元;其他城镇居民由原来的每人每年7万元调整为10万元;提高住院保底报销比例,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保底报销比例由30%提高到35%。“三增”是:增加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2个病种,纳入门诊特大病报销范围;增加普通门诊慢性病病种,肝豆状核变性、脑性瘫痪、活动性肺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重性精神病人药物治疗等5个病种;增加纳入9月1日后出生的新生儿。2013年再次“三提一增”: 一提住院报销比例,一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由80%提至85%;二提符合省市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治疗实行零起付,住院医疗的每段报销比例分别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再提高5%;三提慢性病报销比例,由60%提至65%。一增是增加普通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慢性病种由2007年的11个增加到22个。滁州市提高待遇和出台优惠措施立足为民惠民,做到药要敷到痛处,饭要送与饥人。2011年9月,全市出台优惠政策,将易发疾病的未岀生婴儿纳入居民医保参保范围,每年9月1日后出生的新生儿,可提前在社区预缴参保费用,当年可享受报销待遇,深受育龄家庭的欢迊。全椒县居民老刘,5个月大的孙子未出生前参保,岀生后患先天性心脏病,在南京儿童医院住院花去一大笔费用,医保基金为其报销24265.48元,他感激地道:参保宁在事前,不在时后,未出生能参保,这项惠民政策实在好。
聚智凝力,提升统筹层次
为了提升统筹层次,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滁州市在推进居民医保民生工程中,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调剂金制度,明确了使用市级调剂金制度的程序,统筹从低层次得到提升,实现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待遇水平、基金管理、管理服务和信息系统“六统一” , 管控基本达到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统一预算、分级核算,统一调剂、分级平衡,统一考核、分级负责”的模式。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逐步提升。2011年根据省人社厅、财政厅的文件精神,为切实减轻参保居民门诊医疗费用负担,我市出台《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就医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高城镇居民门诊统筹筹资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50元,提高了参保居民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水平,一个年度内普通门诊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为100元,起付标准以上支付比例为5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400元。参保居民就医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免收挂号费和普通门诊诊查费,积极引导居民小病进社区,2012年全市有10526人次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基金支付124.15万元,次均支付117.95元,深受参保居民亲睞。凤阳为提升居民医保民生工程学生结算窗口,将门台和府城两校7名患腮腺炎学生,转往蚌埠传染科医院、123医院住院治疗,并及时支付6920元医疗费,控制了传染源,维护了正常教学秩序,师生们都高兴地道:这才叫药要敷在痛处,饭正送予饥人。
改进支付方式,提升基金抗风险能力
滁州市人社医保部门为管好居民的保命钱和救命钱,历行节俭,首先改进支付方式,实行总额控制、按月结算、年终决算、超支分担的结算办法。年初将全年总额控制指标下达给定点医疗机构,在月平均指标内据实支付,年终决算合理的超支部分按比例分担,当年超指标在10%以内的,统筹基金分担60%;超指标在10%以上、20%以下的,统筹基金分担40%;超指标20%以上的,统筹基金不予分担,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其次是规范定点医疗机构行医行为。全市定点医疗机构252家,主要监控:杜绝不能因病施治、不合理用药、挂空床、虚假住院、人情方、大处方和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违规收费、不合理收费,确保卡与人,人与病,病与药,药与量,量与钱相符,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再次是规范定点药店的经营行为。全市定点药店413家,主要监管:一是认真履行医保定点药店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定点药店要加强医保政策宣传;三是实行协议管理,促进有序竞争;四是加强日常监督,开展不定期检查。凡是被媒体曝光违规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一律取消定点资格。在市级明察暗访中,被发现有违规的零售药店,第一次实行黄牌警告,第二次取消定点资格。3月13日,來安县人社局对29家定点医院和28家定点药店进行全面检査考核,6家药店违规经营化妆品、生活用品等被曝光、限期整改、扣减服务质量保证金6万元、停止医保刷卡1-3个月;6家定点医院住院费用总额控制超预箅部分核减费用40.5万元。明光市2012年加大“两定点” 监控成效明显,医保个人账户基金支出占基金支岀总量的42%,比上年下降11.2%,有效控制基金跑冒滴漏。真可谓:绳锯木头断,水滴石头穿。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18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