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从3月初到8月底,已购房的商业房贷都要选择换成固定利率 或者换成LPR浮动税率(彻底和基准利率脱勾),机会只在面前摆一次,选后要求从一而终,请问大家选哪种?
LPR是什么?Loan Prime Rate是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还款能力最强客户,通常是地方政府,国企,大公司), 其它人的贷款利率,都是在它之上加减点数(一般都是加啦)。LPR由18家银行的利率共同决定,去掉一个最高和一个最低,平均剩下的,就是它,每月20号更新。如果市场钱紧张,利率就会上升,反之,下降。期望它们准确反映市场的贷款情况。
先说说计算方法,我的原有贷款利率是采用贷款基准利率乘以浮动比例方式的,即原有实际利率=贷款基准利率*浮动比例,(我的实际利率是5.635=4.9*1.15,即贷款上15%); 而根据根据银行提供的浮动LPR利率,我的新利率应该是不变的,还是5.635,多出LPR基准利率部分是加点,所以我的新的实际利率是5.635=4.8+0.835。0.835就是我以后不变的加点,4.8是在变的LPR。
支持换的理由: 1)在国内,央行行长放话出来说:“将抑制利率过快下调”,好熟悉的内容哈,就像听到熟悉的“将抑制房价上涨过长”,结果房价是蹭蹭地往上涨,所以这很可能代表我国利率将至少逐渐往下走,换了,房贷利率就跟着少。
2)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银行利率的趋势是越来越低,甚至已有出现了负利率,所以当中国发展到越接近他们的级别时,利率也将一样变的越低。
3)提供这样一个选择,是想让房贷族可以更轻松还贷,以免出现断供。。 4)这样操作,只是想让银行少捞些利息差的钱,引导资金到实业。
反对换的理由:
1)反驳上面的第三条:太年轻了,这违背银行的本性,面对房贷28万亿这么大的美味蛋糕,银行小姐姐小哥哥辛辛苦苦打电话来,然后再帮忙转换,不但不多赚钱,而且还要少赚钱,这还有天理么,还有王法么? 而且LPR 5年期利率(它对应房贷利率)的起点是4.8%(以2019年12月期的为准),再往下降息的空间有限,降到接近公积金的利率:3.25%都很难。 即使假设房贷利率大降,那么到时房价也是高概率上升一些,总利息多一点,但是总房价却涨多点,选固定的话,对冲也稳。如果房贷利率上升,选固定的话,还贷将变的极其轻松。
2)LPR只是经济学家故意弄出来一个新的专业名词,目的就是不想让大家轻易看懂,好骗大家入坑。再说,现在确实经济是在下行,但是如果技术突然突破了,三,五年后如果爆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话,
那LPR也将爆涨(因为新行业的利润率是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千倍级别,那时新行业公司自然愿意向银行高利息借钱,银行也自然会提高存款利息,来吸收更多存款,然后放贷,这样LPR就上升了)
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主流共识将诞生在基因工程(大幅提高人类的寿命),可控核聚变(解决能源问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结合)的诞生(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新材料石墨烯,量子通信。
3)如果通货膨胀到物价飙涨的话,就会逼LRP上升。
因为比如你把100元存在银行,4%的年利率,一年后得4元,变成104元,但是如果年通货膨胀8%的话,那么得到的是100-8+4=96元,本都没有保住,这样大家就不想把钱存在银行,都想取钱出来,换成某种其它产品。这时银行们为了可以保住和争取大众的存款,那么就会提高他们的存款利率,即等于提升LPR利率。
由于疫情,资金紧张,公开的已发放水4.25万亿元,不排除进一步放水,拿到这些钱和本身有钱的公司或个人,由于暂时都只想把钱花到必需品和扣着钱抄底,所以它不会马上影响物价上涨,待经济开始恢复时,这些钱就乘以4-8倍地循环流出来了,一年后如果引起物价飙涨的话,到时将上调LPR利率。
历年通货膨胀和历年利率(通胀高时,就上调利率)
4)央行利率虽然最近四年多一直没有调过,但是在2015年时一年内密集地降了5次。让大家换成这个LPR利率后,很可能目的就是为的降央行利率做准备,同时又可以做到不像过去那:"降息过度引起房价上涨"。世界货币美元2019年7月31日开始新一轮的降息周期,央行利率高概率跟降,但是不代表LPR5年期利率一定跟降,因为这时央行利率和房贷利率(LPR5年期)脱钓了。
5)即使最近3年LPR跟着降,但是房贷都是10-30年,以后怎么样,会不会刚开始给点甜头尝一尝,然后就升息,在房住不炒是当前的大方针下,国家不会鼓励LPR5年期利率大降,银行们更不会主动让利降。推出LPR主要目的是LPR1年期的利率不断下降,让中小企业短期借款利率下降,来激活中小企业。
6)美元的利率达到历史最低点,疫情一旦稳定,将被迫不断地升息。某国货币暂时仍以美元为锚,将跟进。
7)把央行看成庄家就明白了,明显的庄家放消息试盘。
买大买小,买定离手,庄家看一下统计,再决定开大还是开小。既然现在主流媒体如抖音等都是一边倒建议大家选LPR利率,那么反其道而行就对了。
8)小学生才做选择题,银行们想全要。无论选固定还是LPR,对已有房贷的一族来说,都等于变相加利息了。
因为,比如现在的利息是4.9✘1.25(上浮25%)=6.125。 改模式的话。就是现在这种模式以后不会有了。
以后要么一直是6.125的固定利率(即使基准利率下降了,它仍固定),
要么就是LPR+固定点。固定点是1.325。其实4.8+1.325还是等于6.125。
即便下降到了3.8那么3.8+1.325=5.125, 也没有现在3.8+1.25=4.75优惠。
9)LPR不保证一定是一直降,可能反复,保持在高位,甚至会上调,因为单说还款金额,现在每个月还5000,20年后还让你每个月还5000? 我不信。
固定汇率,让银行吃亏了,20年前每个月还1000块钱的巨款,现在仍然只需还1000块钱,银行觉得亏,有了LPR,20年后再看看,肯定会联合起来炒高LPR利率割韭菜,毕竟它只针对房贷的。
如果选固定汇率为矛,今天每月还1000,20年后还是每月还1000.
最后总结:你觉得银行职员是站在你的利益角度考量还是站在银行的利益角度考量?
最近抖音跟自媒体一边倒的推荐浮动利率,口径出奇的一致:一直强调未来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我就觉得这洗脑套路太明显了,甚至还有说一年省下好几万的,这是按千万豪宅标准算吗?,拼夕夕都没这么吹的。这些口号式的宣传让你想到了什么?
未来的利率水平谁敢打包票?房贷是30年的事情,谁能保证30年内利率一定比现在低?而且这轮降息周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拿一个谁也说不准的东西作为依据?
往往出现这种大覆盖的类似“一年省下好几万”“未来什么什么是大概率事件”这种缺乏论据的统一广告语式宣传,我们就更应该有逆向思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背后有推手,那么推手的动机是什么?如果这里面没有巨大利益,他们会投入资源去推吗?他们得益了,这“益”是从谁身上来?
原标题:关于贷款是否改LP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