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酒是何时出现在中国的,你知道吗?
关于酒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根据古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现在普遍认可的是仪狄酿酒和杜康酿酒这两种说法。
相传仪狄是舜的女儿,禹建立夏朝后,她被禹安排到工坊任职。在工坊里面,仪狄具体负责什么工作不得而知,但是根据《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古籍记载的故事可知仪狄不仅酿造了酒,而且酿酒的技艺还是相当高的。
仪狄为什么会酿酒,她是如何发现稻黍可以酿酒的呢?根据传说,酿酒这件事在我国上古时期,三皇五帝时就已经有了,那时候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酿酒方法。
仪狄是舜帝的女儿自然是见过酒的,她心灵手巧对各种酿酒的法子也是了如指掌,所以仪狄归纳总结了不同的酿酒方法,研究出了一套更科学,更高效的法子,让酒从此流行于华夏大地,万世不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话想必大伙不陌生吧,曹操的《短歌行》中杜康是酒的代名词。其实,在我国古代乃至现在有很多人一谈到酒,就直接用杜康这个词代替,杜康就是酒,酒就是杜康,可见杜康和酒的关系多么密切。
杜康究竟是何许人也?《史记》记载,杜康是夏王朝第六代君主,名少康。少康是遗腹子,在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下,他取得了夏朝遗民的拥护。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少康以弱胜强,打败了敌人,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这是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有关于杜康酿酒的记述。由此可见,夏朝第六代君王杜康不仅中兴了夏朝,他还是第一个酿酒的人。
那么酒是如何被杜康酿造出来的呢?相传,早在黄帝时期,农耕文明刚刚起步,杜康是负责粮食安全的。他把粮食储存在山洞里,结果粮食受潮发霉,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杜康想了很多办法,他发现森林里有几棵空了的枯树,于是他决定把粮食搬到树洞中保存。结果,时间一长粮食竟然发酵了,产出了酒。意外酿造的酒被杜康带回去,经大伙品尝后给了一致的好评,从此酒在人间和故事为伴,从未间断过。
黄帝时期的杜康和夏朝国君杜康究竟是不是一个人,无法考证。但是通过传说和古籍来看第一个酿造酒的人名叫杜康,是很确切的,大家也很认可酒源自杜康这种说法,尊他为酒神,制酒业也将杜康作为自己的祖师爷供奉。
虽然关于谁最早酿造了酒的记载和传说各不相同,但是从上面两个版本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仪狄和杜康都是夏朝人,而且还都有比夏朝更久远的上古时期我国先民已经开始酿酒的传说。
虽然这些传说我们无法证实其真伪,但是通过考古研究发现甲骨文中有酒这个字,还在西安半坡遗址和山东大坟口遗址中发现了装酒和饮酒用的陶器。
这说明酒在我国的历史的确很久远,它应该是诞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有至少六千多年,到了夏商周时期酿酒的技艺已经很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