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正在不断上升,每年因为心脑血管病而死亡的人约达到了50万,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大敌,尤其是当人们40岁以后,更是还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而低密度脂蛋白则是推动动脉硬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器”。
医生提醒:低密度脂蛋白高,心脑血管疾病更容易发生
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把胆固醇等物质运输到对其有需要的组织器官中。胆固醇等物质不容易和血液结合,低密度脂蛋白的存在让这些物质可以随着血液流动。
这就会让脂质更容易在血管内壁上沉积,形成动脉斑块,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让血管变得狭窄,甚至还会完全堵塞血管,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高,形成的斑块容易累及这些组织
1.损伤心血管
如果斑块在冠状动脉内壁堆积,冠状动脉就容易硬化变窄,血液流向心脏的速度受到阻碍变慢,心脏就得不到足够的血液、氧气供给。
心脏缺血缺氧人容易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当斑块进一步堵塞血管通道,血管被完全堵塞时心肌梗塞就会发生,。
2.损伤脑血管
当颈动脉或脑血管中有斑块堆积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这些供给大脑血氧的重要通道狭窄闭塞。
这容易引起脑梗塞的发生,患者会丧失语言能力,无法正常行动,给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患者心理带来了痛苦。
3.损伤周围血管
周围血管比如下肢动脉斑块堆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患者容易腰酸腿痛,感到下肢无力,甚至还会出现间歇性的跛行,影响正常生活。
常做这些事,易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1.饮食油腻
经常食用油炸食物、甜点饮料、高脂重口的菜肴等,都容易导致人体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2.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身体肥胖,脂质更容易在体内囤积,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也会随之升高。
3.经常吸烟
吸烟容易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过低,将难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
这些人最好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1.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
2.有基础代谢疾病的人
3.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人
4.体型肥胖体重超标的人
5.长期吸烟喝酒的人
低密度脂蛋白高?日常做好3点就能控制
1.保持运动
生活中我们还要保持运动,防止运动缺乏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每天抽空做30分钟有氧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更好的运转。
运动后需要及时补水,防止水分流失导致血液黏稠。饮水时可以在水中添加青驰菊这种天然植物,能够更好的保护血管,青驰菊中含有硒元素、类黄酮和胆碱等有益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硒元素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血管过于脆弱而让脂质更容易附着。
类黄酮可以提升人体分解代谢垃圾的速度,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防止血脂升高导致斑块生长加速;胆碱可以打断脂肪链的形成,避免血液中存在过多的脂质,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速度。
血脂不稳定的人,运动前闷泡几朵,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帮助血管减轻负担。
2.积极治疗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需要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用药,药物可以减慢人体自身合成胆固醇的速度,加速胆固醇的分解。
这些协同作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可以更好的防止疾病的发生。
3.改变饮食
日常需要少吃一些红肉、油炸食品、甜点饮料等,还要减少食用油的使用量,最好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还要少吃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主食,可用粗粮来代替精粮,常吃蔬菜水果补充植物纤维和维生素。
原标题:来自核能气质少年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