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警察——一个在刀尖上行走的职业,和平年代接受的是最危险的任务,面对的是最暴戾的亡命之徒。有许多影视剧都刻画了缉毒警不顾危险深入虎穴、与毒贩斗智斗勇的英雄形象,那么在现实中,他们的工作是怎样的呢?
今天,小编找到滁州市琅琊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陈来庆,为大家揭秘缉毒警的“刀尖人生”!
滁州市公安局琅琊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1995年入警,2005年从事刑侦工作后始终战斗在禁毒一线。从事缉毒工作18年来,先后指挥、参与侦破了一大批涉毒案件。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获区优秀共产党员、区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称号,9次被评为全市禁毒先进个人,被评为全市优秀政法干警,获评全省禁毒先进个人、全省“百名杰出人民警察”。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
狠毒狡黠的毒枭、激烈的枪战、殊死的搏斗……电影《湄公河行动》扣人心弦,再现了缉毒警察的英勇顽强、骁勇善战,他们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者”,而陈警官就是现实版“与毒魔共舞”,“行走在刀尖上”的猎毒人。
贩毒人员一旦被抓获,都可能面临极刑的处理。侦查员在抓捕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遇到贩毒人员的铤而走险和负隅顽抗,稍有不慎就会威胁到侦查员的安全。用陈警官的话就是“你想要他的命,他肯定也想要你的命”。
当问到有什么案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陈警官回忆起有一次,当时的情况真的是很危险。
“陈老板,地点有变,等我电话。”接到毒贩电话,化装成“老板”的陈来庆心头一沉:怎么把地点变化的消息传给弟兄们?
为了防止毒贩生疑,陈警官来到毒贩所说的出租屋后,借口出门给家人买点东西,趁机将新的交易地点传给了专案组民警。
外围民警破门而入,毒贩李某识破了陈警官的卧底身份,气急败坏地举刀疯狂扑向陈警官。陈警官往左一闪躲过刀口,一个箭步将其按倒,与冲上来的民警一起将李某制伏……
18年来,他在缉毒战场上犹如在“刀刃”上行走,每侦破一起涉毒案件,都是一场生死较量。
与普通警察不同的是,禁毒警察面对的是一群真正的,装备精良、心狠手辣的亡命之徒。面对这样的对手,每次他们出警的时候,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行动。
2017年4月的一天,陈警官到湖北枝江抓捕涉嫌贩卖毒品的犯罪嫌疑人张某。通过调取宾馆监控视频,他们锁定了张某住宿的房间,并找来服务员以打扫卫生为由,准备刷卡进门。不料,狡猾的嫌疑人将门反锁,门没有刷开,反而惊动了房内的嫌疑人。
事不宜迟,陈警官果断一脚踹开房门,进门后发现除了张某,其一同贩毒的男友曾某也在屋内。此时的曾某已将头伸出窗外,准备逃跑。陈警官迅速冲到窗边锁住其双臂,将他从窗边拉开,摁倒在地。民警当场在曾某身上搜出一把子弹已经上膛的仿制左轮手枪,枪内有5发子弹。
回想起这一幕,陈警官深感庆幸:“也是后怕,当时要是晚一步上去,嫌疑人摸了枪,后果不堪设想。”但其实,这样危险的情况可不止这一次,陈警官说,“印象中,加上这次,我曾经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陈警官深入各个派出所和社区,对辖区内的涉毒人员近况进行摸排,了解涉毒人员的社会关系网及异常情况。
通过不懈的努力,陈警官对辖区内的涉毒人员,基本做到对涉毒人员的名字、习惯、居住地、活动规律、日常交往等等信息,均了熟于心。
他不仅仅自己将这些信息牢记脑海,还制作成一个个的关系网表格图,提供给侦查员及派出所办案时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曾被他抓过的吸毒人员,对陈警官有的并不是憎恨而是感激。陈警官说,很多人通过戒毒,重新走上了社会,开始新的人生,这或许也是他们这么多年,坚持禁毒的意义所在。
缉毒警察平时工作会比较忙,到外地出差一两个月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陈警官回忆说,女儿中考和高考的时候,他都在外地办案。
还记得女儿中考前的一天晚上,陈警官突然接到电话说有任务,要他马上赶往外地。此时女儿正高烧不退准备去医院,陈警官进退两难。
“执行任务要紧,你赶快出发,我会照顾好女儿,你放心吧!”妻子刘荣果断地说。陈警官走后,妻子刘荣背着和自己一样高的女儿下楼,不慎跌伤了膝盖,她硬是忍痛坚强地站了起来,带着女儿去了医院。
当问到家人支不支持他的这份工作的时候,陈警官一脸骄傲,说自己的妻子特别支持自己,这也是他工作强大的后盾。妻子刘荣也在2019年被滁州市文明办评为十佳拥警模范。
写在最后:
在全球毒品持续泛滥态势下,
我国有力打击境内毒品违法犯罪,
在这胜利的背后,
是缉毒警们用生命守卫的执着。
他们用生命为烛,
照亮公平正义之路,
他们以热血铸剑,
维护一方和谐平安。
请记住,
对毒品零容忍才是对英雄最好的慰藉。
别让毒品毁掉你的生活,
别让他们白白流血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