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关于强化重点人群周期性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的健康提醒
为落实上级“对重点人群精准划定、建档管理、动态更新、定期检测、保证一人不漏”的防控要求,切实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有效防范县外输入病例引发疫情,巩固当前防控成果,现就强化重点人群周期性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提醒如下:一、明确53类重点人群。包括进口冷链食品相关,海关、移民管理等相关,集中隔离场所工作,现场疫情处置工作,定点医疗机构,普通医疗机构,医废收运与处置,快递、外卖,酒店、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服务,上门家政服务,物业、中介类服务,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国内交通运输服务,文化旅游类服务,学校,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服务机构等,建筑行业,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及服务保障,生产企业,监所,社区疫情防控等相关人员。二、明确检测频次。各类重点风险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从业人员应按照规定频次,及时、主动开展核酸检测。1.入院必查人员:包括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等。2.作业期间每天1检人员:包括进口冷链食品储存、加工类企业一线人员,市场监管系统一线人员(直接接触),入境人员隔离点工作专班人员,境内隔离点专班工作人员,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现场流调、转运的有关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的医护、保洁、转运司机等工作人员,国际邮政快递包裹运输、分拣装卸、派送等一线工作人员及快递服务点从业人员等。3.每天1检人员:包括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普通医疗机构中发热门诊的医护、保洁等工作人员,医疗废弃物处理企业的从事收运、处理工作人员等。4.每周1检人员:包括旅行社、休闲街、剧院、文化馆(站)等从业人员,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服务机构等在院人员和机构从业人员,冷链相关企业等高风险岗位人员家属,城市管理及服务保障的环卫人员、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供电一线人员、供水一线人员、供气一线人员,监所工作人员和被监管人员等。5.每周2检人员:包括市场监管系统非一线人员,国内邮政快递包裹运输、分拣装卸、派送等一线工作人员及快递服务点从业人员,外卖送餐人员,酒店、民宿、宾馆从业人员,不参与隔离任务的隔离酒店其他工作人员,餐饮和酒吧从业人员,洗浴、足疗、按摩等服务从业人员,网吧类从业人员,美容美发从业人员,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场所从业人员,装修、装卸、搬家、保洁等从业人员,小区物业、保安、房产中介等从业人员,商场(含服装批发市场)、超市从业人员,农贸(集贸)市场从业人员,国内铁路服务人员,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公交司乘人员,各类物流企业(含网约平台)从业人员,各类重点商贸保供企业货运司机及装卸从业人员,4.5吨以上货车司机、货运场站从业人员及装卸从业人员,电影院从业人员,博物馆从业人员,室内体育场馆从业人员,废品回收、拾荒等从业人员,小诊所等小微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药店销售人员,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工作人员,生产企业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等。6.每周3检人员:包括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以外的工作人员,长途客运司乘人员。7.学校师生员工:寒、暑假期间,学校师生员工纳入属地社区管理;在校期间和开学后,继续开展每日20%的抽样比例检测。8.省外来(返)定人员: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从有本土疫情发生省份来(返)定的人员,应在入定后进行落地核酸检测,建议在第3天再主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各乡镇、园区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所辖单位人员定期参加核酸检测,把查验核酸检测纳入到日常监管服务中,定期督导检查,确保“应检尽检”,严格落实好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对确需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公共场所,责任主体单位要严格查验进入人员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广大居民要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主动参加核酸检测(建议每周1次),积极配合落实防疫措施。全县所有规定频次“应检尽检”53类重点人群,未按要求完成核酸检测的,其“安康码”将被弹窗。对不落实核酸检测规定,造成疫情输入、扩散、蔓延的人员或单位,将严肃追究法律责任。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也是广大居民自我防护的一道防线。只有人人尽责、自觉履行,才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一起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附件:




来源:三色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