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天到夜间受锋面和切变辐合影响,江淮、江南东部地区多降雨,局地雷暴;华南、华东南部午后注意热力对流。
预计17日受切变辐合影响,江淮、江南东部地区有分散雷雨;受低压和辐合影响,西北东部、内蒙中部多降水伴雷暴;华南地区午后注意热力对流。
其中我省昨天白天到今晨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全省共有18个雨量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最大谯城牛集93.3毫米。全省共有79个站小时最大雨强超过20毫米,11个站超过40毫米,最大谯城牛集87.9毫米/小时。
全省共有74个站出现8级以上阵风,13个站超过9级,2个站超过10级,最大灵璧磬云山27.2米/秒(10级)。此外,全省共有77个站最高气温超过37℃,15个站最高气温超过40℃,最高马鞍山41.4℃。
16-17日我省有一次降水过程,并伴有8级左右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16日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中北部阴天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江淮之间南部和江南局部地区午后有短时雷阵雨。
17日沿淮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局部中雨。18日大别山区和冮南局部有阵雨或雷雨。22-23日我省自北向南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
16-17日合肥以北高温明显缓解,最高气温31~33℃;合肥以南仍有35~37℃的高温天气,局部39~40℃。
18-22日全省高温天气再次发展:淮北地区最高气温35~37℃,局部超过38℃;淮河以南37~39℃,部分市县40~42℃。16-22日淮河以南无有效降水,且有大范围持续性高强度高温天气。
本轮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将达22天,结合高温范围及强度综合来看,本轮高温过程将超过2013年,逼近历史最强的1966年。
至8月23日,沿淮淮河以南气象干旱程度明显加重,合肥以南普遍出现重等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马鞍山、芜湖、滁州、铜陵、宣城、合肥等18个市县达特旱等级。
16-17日我省有一次降水过程,有利于沿淮淮北地区高温干旱缓解,但22日前我省仍多高温酷热天气,对在地作物生长不利,根据对秋粮作物高温热害气象风险等级和农业气象干旱等级的预估,江淮之间南部至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干旱和高温热害风险均较高,高温、干旱叠加对正处抽穗扬花期水稻影响较大,易导致水稻空秕粒增多、结实率下降。据电力部门数据,截至8月13日,我省电力负荷需求已经超过5700万千瓦,其中空调用电等气象因素负荷约占45%左右。
预计16-22日我省大部分地区平均体感温度仍在较高水平,空调用电量将居高不下,电力负荷持续高位运行。23日前我省大部地区温度仍在较高水平,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大别山区主峰周边和皖南山区部分地区温度明显低于我省其他地区,有利于避暑旅游。但16-17日强对流天气对涉山涉水避暑旅游有影响,丘陵山区出现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风险较高。
受高空冷空气和中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全椒今天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35~26℃,偏北风3级,雷雨时阵风7级;17日阵雨或雷雨35~26℃;18-22日晴到多云,最高气温37~39℃。关注重点16-17日雷阵雨天气过程雨量分布不均。
需防范局地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气象部门将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8-22日大范围持续高温热浪将再度来袭,重等及以上气象干旱范围将继续扩大。需防范持续高温干旱对供水、供电、农业生产、人体健康和交通的不利影响,防范森林和城乡火灾及安全生产事故。
我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等地的“中国天然氧吧”“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温度相对周边较低,可加强宣传推介,助力旅游产业发展,但需强化极端天气、突发事件背景下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气象部门将继续与能源、电力部门深入合作,强化精准电力负荷预测工作,确保我省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平稳有序。
原标题:今天白天到夜间受锋面和切变辐合影响,江淮、江南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