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51|回复: 14

[滁州城事]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滁州高新区实施“一区一带多园”管理体制的通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0 1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滁州高新区实施“一区一带多园”管理体制的通知
滁政秘〔2022〕14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秘〔2021〕87号)精神,更好发挥滁州国家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滁州高新区实施“一区一带多园”管理体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塑造创新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切实承担国家高新区建设的主体责任,举全市之力构建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形成一体化创新发展格局,全力将滁州高新区打造成全市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及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级统筹、园区主导。以科技部建设电子围栏为契机,发挥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开放联动、体制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打造我市创新驱动发展重要增长极。由市级层面统筹规划,滁州高新区和各产业园管委会负责推进落实各项工作。

(二)坚持产城一体、协同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全面创新的核心,认真落实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国科发火〔2021〕28号)要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优化发展空间、居住、就业、交通功能布局,和谐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探索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和谐发展格局。

(三)坚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统筹配置全市优势资源,推进“一区一带多园”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资源的流动和共享,促进各创新创业载体紧密合作、协同发展、共建共赢。

 

三、总体布局

推进“一区一带多园”全市布局,滁州高新区管理面积为200.98平方公里,总体布局如下:

“一区”。即依托滁州高新区,将中新苏滁高新区、琅琊经开区、南谯经开区、来安经开区、全椒经开区、滁州高教科创城整体纳入其托管范围。

“一带”。即打造天长、来安、南谯、全椒沿宁高新技术产业带。

“多园”。即原滁州高新区产业园、中新苏滁高新区产业园、琅琊经开区产业园、南谯经开区产业园、来安经开区产业园、全椒经开区产业园、滁州高教科创城产业园。其中,原滁州高新区产业园管理面积83.93平方公里(含铜城工业园、汊涧工业园、杨村工业园、仁和工业园、金集工业园,广陵街道片区、新街片区、石梁片区、万寿片区、金牛湖片区)。中新苏滁高新区产业园管理面积35.49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北至城东工业区、至扬子路,南至创业路,西至滁州老城、至上海路清流河桥,东至马滁扬高速。琅琊经开区产业园管理面积12.22平方公里,主园区四至范围:北至淮北路-金山路-安庆路-永阳路、南至世纪大道、西至将军山路、东至上海路-铜陵路-南京路以西区域;建材园四至范围:北至现状干渠区域、南至北外环、西至腾飞路、东至104国道;中小企业园:西至南京路、东至上海路、中学路两侧区域;城南4S店:北至东坡路、南至龙口路、西至丰乐大道、东至南直隶路。南谯经开区产业园管理面积9.74平方公里,乌衣园区四至范围:北至安宁路,南至滁宁大道,西至康庄路,东至吴港路;腰铺园区四至范围:北至京华园、南至洪武路、西至丰乐大道、东至南屏路;城南园区四至范围:北至龙蟠大道、南至敬梓路、西至金陵路、东至凤阳路。来安经开区产业园管理面积23.6平方公里,分2个片区,汊河片区四至范围:北至王桥路,南至滁河,西至104国道,东至天河;来城片区四至范围:北至北环路,南至胜利路,西至宁洛高速公路防护绿带,东至陈郢路建阳南路。全椒经开区产业园管理面积25.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北至新城大道,南至襄河,西至大西环,东至滁州大道。滁州高教科创城产业园管理面积10.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北至洪武东路,南至文瑞路,西至皇庆湖路,东至皇庆湖。

四、体制机制

(一)加强领导。成立滁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科技副市长任副组长,科技、统计、发改、经信等相关市直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园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市科技局、滁州高新区设立联合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滁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各园区明确专人配合做好具体工作。

(二)统筹协调。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滁州高新区关于双招双引、园区建设、科技创新、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凝聚全市上下各方智慧和力量,不断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推动跨区域配置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区域经济和科技一体化发展。

 

滁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7日
发表于 2022-11-10 1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滁州高新区,不是在天长市吗?改名了?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1-10 1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远期规划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1-11 0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没看懂
收起回复本楼
社会你成哥。 : 我的理解就是大市直接派市直干部去天长的滁州国高新任职,文中提到的园区都要被国高新托管(代为管理),比如苏滁来了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苏滁没能达到条件无法落户,这时候利用国高新的政策平台就可以落户了。国高新就是一个大平台,文中提到的园区可以共同享受国高新配套政策,被托管的园区可以通过国高新拿下园区没有条件落户的高新技术企业。
2022-11-11 07:51 来自安徽 回复
社会你成哥。 : 不过挺尴尬的是苏滁本就是市直单位,后面国高新区的管委会主任是个bug的存在,现在苏滁被托管,苏滁也就归国高新管理了,以前苏滁管委会主任上面的领导就是大市一二把手了,现在又多出了一个领导。国高新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管理了这么多的园区,滁州是想把国高新利用率最大化,带着大家一起玩,滁州的北三县真的跟很多好机会无缘。
2022-11-11 08:00 来自安徽 回复
店张人 回复 社会你成哥。 : 苏滁平衡不了了,本身就是高配副厅,现在很尴尬,招商建设搞得也可以。
2022-11-11 08:34 来自安徽 回复
社会你成哥。 回复 店张人 : 以后都要服从国高新的调配了。
2022-11-11 09:46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1-1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上海
大树底下好乘凉

点评

明白人!!!!!其实高新区也好 苏滁也好 领导都是干事的!做大做强,夯实基础!实业才是滁州的根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11 10:50
收起回复本楼
社会你成哥。 : 国高新也算不上大树,实力还无法与国家级经开区滁州经开区相比,滁州这一步做的就是把国高新政策吃透利用率最大化,没人要求国高新的政策就国高新区一个玩吧,我带着其他众多园区一起玩。
2022-11-11 09:52 来自安徽 回复
2022-11-11 12:55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1-1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明白人!!!!!其实高新区也好   苏滁也好  领导都是干事的!做大做强,夯实基础!实业才是滁州的根本!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1-1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吧里网友 @社会你哥 解读的有道理。确切端倪说法是:1、打造环形区域块迅捷建设、抢占国家级长三角“南京江北”新区、包括北沿江高铁暨南京北站枢纽等巨型投资契机,主动吸纳承接筑巢引凤;2、完善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建设的2.0升级版,即适度首位度建设滁州区域中心,兼顾天长、来安、全椒等与滁州联系形成向心力,避免尾大不掉的“散装苏”现象;3、统筹布局合理优化土地资源。比如,土地指标不够可以调度等。

可见,本届政府还是建立主动对接、主动布局、招商发展、大工业发展滁州主调未变的。未来,滁州普通人还是可以分享这发展果实的。对此,我们心怀等待。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1-11 1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1-11 1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协同发展。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8-9 18: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