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健康的“第二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近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患有糖尿病,保守估计患病人数已高达5.37 亿人。

(图源网络)
此次小编来到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向内分泌科的李昉、汤广峰两位医生及魏红护士进行了咨询沟通,带大家更深入的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种,占整体患者的90%以上。


(图源网络)
这是大众在认识上的一个误区。糖作为一种高热量的食品,不推荐大家过多进食。但是合理食用糖类食品并不至于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高热量食物你吃的多,但运动少消耗少,便很容易罹患糖尿病。

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就是糖尿病最典型的征兆:口渴多饮,小便多、夜尿多,吃得多但体重下降。但2型糖尿病初期症状不典型,少数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视物模糊,全身乏力等。因此,预防糖尿病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定期监测血糖。


(图为汤广峰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诊疗)
高危人群:年龄≥40岁;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静坐生活方式;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由于糖尿病是血液疾病,会引起的并发症数量很多,尤其是在任由其发展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全身各项组织,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造成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和合并症,且致死致残率较高,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


(图为李昉医生来到病房询问患者情况)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运动,且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多时候又坐在电脑前工作或娱乐导致了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出现。以往青少年发病多以1型糖尿病为主,但近年来因为上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伴有超重和肥胖的年轻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比例逐年升高。
十月份因糖尿病在医院住院的患者中,约13.5% 是年龄小于40岁的糖尿病患者。在如此趋势下,我们更应当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要合理膳食,多喝水多运动,少熬夜。


虽然年龄、性别、家族史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发病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热爱运动、合理膳食对于我们预防糖尿病都会有很好的帮助,拥有健康合理的生活能够帮助我们远离糖尿病困扰。

在血糖血压控制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鼓励大家接种疫苗。无论是新冠疫苗还是流感疫苗等,对于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及其它疾病的易感人群,适当接种疫苗可以减少感染,从而减少感染可能诱发的心衰和呼衰发生,对于生命的保护有很好的作用。疫情期间,保持开窗通风,饮用多种蔬菜,平时多饮水多运动,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勤洗手保持干净卫生。


胰岛素治疗,对于1型和2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降糖手段,它的安全性非常高。对于妊娠阶段、重症患者及其他特殊患者,在无法正常饮食时,这种治疗方法是最有效安全的。


糖尿病的治疗在我国各个省份,一直都是慢性病的重要病种。罹患糖尿病后,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进行申报,慢性病可以在门诊取药,这都是可以报销的,若住院是可以统一参加医保的。
糖尿病并非不吃糖那么简单,也并非无药可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生活方式并且定期体检,我们就能提前预防疾病,拥抱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