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凤阳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多措并举开展遍访群众和暖民心活动,掀起“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新高潮。
一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制定《凤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县人大代表 县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办法》,开展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遍访基层县人大代表活动,要求30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率先行动,利用一个月时间,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或电话联系等方式开展遍访活动,做到联系走访基层县人大代表“全覆盖”。要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行动,以代表小组为遍访活动的基本单位,代表个人走访为补充,积极了解、宣传全省“十大暖民心行动”详细内容,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人大常委会行动要求,广泛征集代表反映的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
二是充分发挥平台载体作用。结合全县实际,把15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划分为83个代表小组,并打造形成了“老秦活动室”和临淮关镇临西第四代表活动室等一批有特色的代表活动平台,搭建起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成为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结合“选民接待日”等活动,引导代表积极反映群众心声,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涉及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城乡建设、科教文卫和民生保障等方面意见建议245多条。
三是充分发挥监督推动作用。根据遍访群众和暖民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凤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百姓的关切、代表的建议作为人大监督的着力点,实行准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老旧小区室外雨污水直排地面、雨污合流的问题,由主任会议成员牵头,作为重点建议开展督办,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听取了政府办、住建局等相关承办单位的汇报,促进加快雨污管网改造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推动了代表议案建议“办成率”和“满意率”双提升。
四是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县主要媒体、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优势,开设“聚民意,惠民生”专栏,挖掘为民办事的鲜活案例和工作亮点,开展意见建议追踪报道。同时,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力宣传为民排忧、为企解难的人大代表先进典型,评选优秀意见建议等,对遍访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出关注民生、为民解忧、创优环境、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