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托幼行动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到2025年,全市新增总托位数达850个,总托位数达2800个,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其中2022年新增托位12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4个;2023年新增托位10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5个;2024年新增托位35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1个;2025年新增托位30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
到2025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8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形成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其中2022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9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以上;2023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0%以上;2024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5%以上;2025年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9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0%以上。
到2025年,幼儿园延时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其中,2022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2023年春季学期,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家长“接娃难”问题基本解决。
(一)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建设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每年至少建成1个托幼一体化幼儿园、1个用人单位托育点、1个社区托育点、1个家庭托育点,每2年建成至少1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150个托位、人均建筑面积12平方米标准的公办独立托育服务机构不少于1个。积极开展“一镇(街)一普惠”试点,到2025年,每个镇(街)至少建成1个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基本实现全市城乡社区托育机构全覆盖。
补齐配全小区托位。城市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标准建设托育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2022年,配建设施达标率达到100%。到2025年,老旧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标准补齐托育服务设施。
多渠道提供托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闲置场所等资源举办托育服务机构,鼓励以委托或购买服务方式办成普惠托育服务机构。鼓励民办幼儿园通过转型或利用闲置校舍举办托育服务机构。到2025年,我市依托公立医院建设托育点不少于1个。支持园区基地、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举办等方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各类托育服务机构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托育服务。
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公办幼儿园举办托班的原则上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新建和改扩建的公办幼儿园均要开设普惠性托班。鼓励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2022年底前,制订出台公办幼儿园办托班配套制度,制定托班硬件、师资、招生、经费保障和审核备案等标准和规范。到2025年全市不少于3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三)全面提高幼儿园延时及暑假托管服务
幼儿园在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提供延时服务,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适应。幼儿园可根据实际设置多个离园时间点供家长选择。暑假期间各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托管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家长自愿”的原则,幼儿园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家长及幼儿参加延时和暑期托管服务。
2. 提升延时和暑期托管服务质量。
延时和暑期托管服务原则上由本园教师承担,幼儿园结合现有资源和家长需求,“一园一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延时服务实施方案于2022年7月底前报市教育体育局备案,暑期托管服务方案于每年6月底报市教育体育局备案。延时和暑期托管服务期间各项保教活动需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成长规律,适合幼儿身心发展,不得借延时和暑期托管服务开展“小学化”教学,不得开展营利性活动。
天长市公办园新增学位计划表(2022—2025年)

来源|天长市发改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