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ANDI DECORATE CHIEF DESIGNER
本次专访的主人公是天地装饰的主案设计师董芹芹,她是一位从业十多年的设计师。如果要为董老师的十年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大概就是“成长”,当年那个还不知道什么是室内设计的董老师,大概也没有料想到十年后她会如此热爱这个职业。十年来,她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只为创造出与业主适配度更高的空间。
她是不拘泥于风格的设计师; 是更注重于使用者内在表达的设计师; 是能够纵观大局,把控细节的设计师; 是对生活有着高度敏锐力和探索力的设计师…… 就是这样一位设计师,数以十年的热爱着设计这个行业。
设计一为解决用户需求,二为创造理想生活环境。 设计师则需擅长整合资源,灵活运用设计理论,了解时下最新的潮流趋势…… 以此来让生活空间由繁入简。
董老师:其实还是挺久的,大概十来年的时间还是有的。 董老师:其实一开始不太了解这个行业,后来听家里面的一些亲戚提到过,还有室内设计这个专业,后来也就听从他们的意见,选择了这个行业,慢慢的也觉得这个专业挺好的,其实做着做着就发现更喜欢它了。
▲工作时的董老师
03/在摸索和创造设计的过程中,您觉得什么最重要? 董老师:我觉得是对生活和感悟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想要做出好的设计,首先要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同样我们的设计思路也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细节, 如果你对生活的理解很透彻,那设计出来的作品也会很周到,很贴心。 04/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的设计想法和客户之间有冲突的情况,一般都是怎么处理的?董老师:有冲突属于很正常的,因为设计师有一定的想法,同样业主也有想法,首先我们要把业主的基本需求满足我们设计的空间里。但如果业主的一些想法可能没有办法落地还原,或者说和现实生活中有冲突的,不合理的情况,我们作为设计师来讲,也要给到客户一些专业的建议。设计好与不好,其实没办法给出个定义,就是这套方案适合业主,我觉得可能就是最好的方案吧!
▲带客户看样板间
05/对于不断学习设计的人来说,您认为从事设计专业应该“术业有专攻”还是“博学多才”? 董老师:我觉得两者并存是更好的,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做好设计,我经常也会自己看一些设计之类的书,包括各大网站上一些资料,其实都是为了做好设计。 董老师:一般我们接到一个项目,首先我们可能是了解这个业主的基本需求,然后我们会到他现场去看一下,现场那个情况,再到我们初步的设计稿,然后就是一步一步往下走,比如说预算、细化方案、效果图等等,再到我们签订合同,这样一个流程往下来。
董老师:目前这个市场,真的是鱼龙混杂太多了啊!但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忘初心,做好自己的设计,做好每一家的落地实景,我觉得这是我目前,包括未来几年,这都是我一直坚持去做的一个事情。08/您当初是什么契机来到天地的?又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留在天地的?董老师:我记得我来天地之前,听了很多人包括这个滁州这里面很多大家的朋友会讲到,天地他们家工地做的好,他们的项目经理比较省心,就是工地上面不需要你花费太多的这个心思,另外一个就是说,我在这里包括我现在手上有好多工地,已经有的完工了,真的是能把它还原出来的。
09/认为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您认为现在和刚入行相比有什么变化? 董老师:有变化,我觉得变化还是挺大的,刚入行的时候,可能只是想着签单做业绩,但现在的想法就是说设计会更重要,然后到我们这个实景落地,出实景了,效果很好看,其实我们做设计师来讲,心里面是非常开心的。董老师:我现在所坚持的设计理念其实就是,把业主零散的一些想法通过我们专业的知识,给落地到我们这个实景中,最终这个家的样子也是业主想要的,业主开心,我们也为自己的设计而感到自豪。
▲董老师和项目经理看工地
董老师:没有什么固定的风格,作为设计师来说,很忌讳做一成不变的设计,我们要在同一个户型,同一个材质下,做到不同的风格,当然这离不开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我们要多去感受生活,其实你能从中得到很多的灵感。12/您的个人爱好是什么?这些爱好对设计产生了哪些影响?董老师:我的爱好……第一个就是我喜欢旅行,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但是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是希望自己每年可以出去一趟。另外一个,是喜欢看一些设计方面的书,因为书里面有很多大咖的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里面有很多设计的一些细节,这些亮点能开阔自己的一些眼界,充盈我自己的一个灵感。
合适的设计方案和完美的实景落地,更容易让一个设计师被大众所熟知。在材质、色彩、人文关系……缺一不可的情况下,能够创造出完美的落地空间,离不开一个设计师长年累月的经验。
项目名称:清风明月 项目面积:118平 项目风格:现代风格
项目名称:翰林雅苑 项目面积:140平
项目名称:玲珑湾 项目面积:200平 项目风格:现代风格
【想要了解更多董老师作品,请私信小编或进店咨询】
关于“家”的呈现,是使用者的构想,和设计师的巧思所结合而成。 走进每一位用户所畅想的画卷中,与之携手描绘出独一无二的空间,是董老师十年来所行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