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滁州的教育资源、教学水平咋样?
在全省看,中游。。。看过一次全省高中摸底考试成绩啥的排名,具体忘了,滁州排名不咋滴,中游,排名靠前的还是合肥、芜湖、淮北、安庆等,具体的有兴趣自己去查下。
二、教育到底靠学校还是靠家长?
谁都不得罪的话,那就是一半一半。
个人看法的话,小学阶段学校占至少80%,个人是这么理解的:就是大部分家长不是师范类毕业也不是育儿专家,在家庭里都是按照自己理解和在抖音啊、小红书啊之类的网络上看些适合自己家庭环境的教育方法。但是系统性的教育方式只有受过师范类等正规学习的人才懂得具体的科学方法,学校把握方向,家长配合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个人也认为小、初、高最重要的还是小学阶段,学习习惯、学习氛围没有形成,后面要么躺平,要么需要家庭付出极大的教育成本去弥补,比如想尽办法找课补等等。虽然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但是我孩子的老师布置的阅读,读完说出刚才读的绘本说了什么,是否能表达清楚,个人觉得就挺好的,反正我是没想起来这个方法,确实对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帮助,语文还是挺有用的,如果文字理解不了,抓不住重点,以后考试题目理解都有问题,抓不住关键。
初中学校占一半,此时孩子学习习惯啥的基本形成,就看学校在文化知识传授方面能不能让学生吸收,还有就是知识掌握上能不能牢固,能不能为高中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高中学校20%,家庭10%,孩子自己70%,这时候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家庭已经帮不上了,除了照顾好孩子生活和孩子心理也做不了其他什么的了,学校也更多的是监督、督促孩子学习,孩子自身的主观因素比重最为重要,又赶上青春期,这时候前期投入也能看到效果了,要么孩子自觉性很高,要么你也管不住他,说道理也听不进去了,如果能听进去,那也归功于家庭前期的教育方式得当。
三、学校好不好,看老师还是看校长
肯定看校长啊,个别老师好,那也是老师的个人表现,没有形成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高,还是没用,学校内部教学水平不平衡。二附小啥时候牛起来的?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当年欧校长在位时抓起来的,后来者站在前人肩膀上工作也好做些,因为得罪人的事都让前任做完了嘛。。。最近两会推出了教师退出制度,我觉得应该先把校长加进去才合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嘛。
四、现在滁州的教育资源是否平衡的问题
个人认为,教学水平上肯定不平衡,全世界都一样!不光是咱们,现在只能说解决了老百姓都有学上的基本面,教学水平提高空间还很大,义务教育阶段两极化明显,好的挤破头,差的无人问。矛盾点就在于是拉平均,还是继续维持好学校的高水平教学质量?拉平均,那差学校可能师资水平上去了,但同时好学校也降低了,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差学校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好学校恢复到原来水平,不划算,说不定好老师到差学校也被拉下去了呢?这都说不好,所以个人认为好学校教师和差学校教师进行轮岗不太科学,治标不治本,重新适应和学校的管理成本都比较大,根子还是在于校长,好校长进行轮岗,差校长转岗或退出最好。
最后说下教育公平性问题,可能有些话比较扎心哈,多多担待,教育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一项需要极大投入的投资项目,古时只有地主家士族才读得起书,那时候可没什么义务教育,国外一样,看看国外正版书和好学校的学费就知道了。但他又同时是回报非常大的项目,往大了说,说不定配培养出一个爱因斯坦一样的人物,影响全球,次一点,学个一技之长,不说栋梁之才吧,至少也算能为社会进步做出少许贡献。。。
现在以及未来阶层流动的唯一希望就在于教育改变命运,虽然目前我们阶层固化已经有趋势,但至少这个通道并没有完全堵死,读书还是有用的,对于我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孩子长大后我可帮不了他什么,只有靠孩子自己,而读书是成本最小回报最大的一条路了,但凡吃过生活苦的人都知道学习的苦有多甜。在目前环境下,在教育上投资最大的其实就是学区房,好学校周边的老房子房价确实离谱,这挡住了许多人,我不否认金子在哪里都是发光的,但我不敢赌自己小孩就是那块金子,我可没那么好的运气,选择一个好学校是唯一能提高孩子成才概率的方法,要不说那么多家长都想买学区房呢。
那些能够购买或者通过关系进入好学校的家庭基本也是处在社会上比较有利位置的,往悲观点说,从一开始就挡住了大部分普通人家孩子的机会,对于教育来说,公平真的很难,真的需要很大的投入,不只是家长的投入,同时也要政府的投入,多招聘优秀教师,提高普通学校的教学水平。客观来说相比以前现在已经进步很大了,但自从做了父母才明白,真希望自己孩子能够获得的都是最好的!当每个学校的升学率、成绩都相差不大,教育出的孩子个个都自信、优秀的时候,那才是教育公平化实现的那天。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人口增长断崖式下跌,个人认为,以后随着学生越来越少,实现小班化和各个学校的教学水平都将会得到提高,再过20年,大家来E滁讨论最多的可能就不是入学问题而是自己的养老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