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162字,预计阅读10分钟)
很多人去水口吃鹅,我去水口差点被鹅吃掉。如果我知道鹅会追着我跑,还会张大嘴巴要咬我,打死我也不会多看鹅一眼。
主演电影《笑傲江湖》中饰演令狐冲的许冠杰凭借《沧海一声笑》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他在1976年12月发行的粤语专辑《半斤八两》中的歌曲《浪子心声》歌词这样唱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句话可以来回答清明节我和孙子悠、程晨聚会时,晨晨问我的那句:“那你呢?”
我当时没有多想,确切的说没想好怎么回答,如何应对她的反问。如果用“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来回答晨晨的反问是再好不过了。
一切还要从十岁前的记忆说起,十岁之前的事情,我只记得两个片段,其中一个片段便是关于水口的那些事情。
我的外婆家在来安县水口镇,我出生的时候,外婆和舅舅就做副食品生意,其中月饼的生意做得很大,大到当时还没有什么超市,附近很多乡镇的小店都是从舅舅家拿货,有时也送货到县城;大到豆沙月饼和水果月饼堆积成山,一群姨哥姨姐围着月饼装袋装盒。当然,卖的最好的还是传统的麻油五仁月饼,因皮薄馅多、味香可口、不易破碎、便于携带等诸多特点,备受欢迎。
我家春天农忙的时候,就会先把我送到水口的外婆家,外婆家那边有很多哥哥姐姐,一方面能够带我玩,另一方面能够看着我照顾我。那时候,外婆家房子坐西朝东,前面是两间平房,后面是两间人字瓦房,门前的路还不是水泥路,南边还没有房子,还是一个大水塘,池塘里养了许多鹅和鸭。
有一回,我路过池塘,只是多看了两眼塘边的老鹅,老鹅就像跟我有仇一样,拼命的追着我跑。
我拼命呼喊:“啊......啊......。”鹅都已经追到我脸上了。这时从背后伸出一双手,抓住老鹅的脖子,一边抓着老鹅的脖子,一边后退,直到鹅离我好几米远,男孩才松开双手。
我当时右眼和右耳的连线处已经血流不止,我的哭喊和疼痛伴随着泪水流了下来,来不及说谢谢就被外婆带到马路斜对面的诊所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完毕,贴个创口贴就没事了。但我对池塘边上的老鹅显然已经产生几分畏惧,再也不敢走有鹅的路。
直到现在,我脸颊的右侧,还留有伤疤。

不过,这并不算是我童年的阴影,因为当天下午,男孩来找我了。
“这个给你!”男孩说。
“这是什么?”我问道。
“这是送你的项链,就算是向你道歉。鹅是我们家养的,把你的脸咬破了。”
“这哪里是什么项链啊,这明明就是蚕豆!”我嘲笑着回答。
男孩:“是蚕豆,很好吃的,煮熟的蚕豆,你尝尝。”
话音刚落,男孩从“项链”上像拨下一颗珍珠一样,拿出一颗蚕豆递给我。
“你尝尝!”
我接过蚕豆,剥开豆皮,把蚕豆放进嘴里,一股说不上来的的味道。
还没等我的反馈。
男孩就说:“剩下的给你挂在脖子上吃。”
就这样我的脖子上被强行挂上了一串蚕豆做的“项链”。他自己脖子上也挂了一串。板寸不长的发型配上一串蚕豆项链。
男孩对我说:“我是如来佛祖!”
我当时笑得差点没有被蚕豆呛死,怪不得蚕豆又叫罗汉豆,是你发明的吧!

“走,我带你去摘桑树果子!”男孩对我说。
在被“项链”收买后,我竟然就跟着这个小男孩去了。桑树倒不是很远,就在外婆家厨房后面连着池塘的小河边上。直到现在我对这棵桑树都记忆犹新,因为三十年以来,我再也没有见过比那棵桑树更大的桑树,也再也没有见过比那棵树上的桑葚更大的桑葚。
一边走,我好奇的问:“你叫什么名字?”
“王二。”
“王二?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那个王二?”我吃惊的反问。
“不是,是我还有个哥哥叫王大,所以我就叫王二。”
他这样一解释,我倒不是很惊讶了,因为外婆家那里有个男孩叫“二蛋”,从小时候所有人都叫他“二蛋”,以至于他上初中的时候,当别人说到张永跃这个名字,没有人知道是谁。在中国的农村,从前孩子一出生,家里便取了小名,很多人会被取一些阿猫阿狗的名字,比如“小花”“小黑”什么的。
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一书中这样写道:“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那个年代,生活不易。取一些越懒越轻的名字越容易养活,所以就有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小名。
父母取名王大、王二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哦哦哦”
我赶紧连声回答王二的解释。
“你就在下面接着,我上去。”王二一边指着桑树,一边看着我说。
“好的,好的”
王二身手敏捷,一看就是锻炼的结果,三下五除二就爬到了桑树上。
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摘桑葚,我爸妈在家摘茶叶,我在外婆家摘桑葚。
“接着!接着!”王二站在树上喊。
我尽力的垫着脚,大声喊:“我够不着!”
王二向下站了两个树杈,才亲手将刚刚摘下的桑葚送到我的手心。
“吃吧,吃吧!”
“能直接吃吗?不脏吗?”我问道。
“不脏!不脏!吹一吹就能吃!”王二坚定的回答。
我看着手中的桑葚,又大又红,红的发紫,紫的发黑。确实比较干净,我象征性的吹了吹,便放入嘴巴里吃了起来。就这样,王二上去摘一捧,就下来带我吃一点。
“好不好吃?”王二一脸高兴得意的问道。
“好吃,好吃。”
“那我再上去摘一点”
还没等我说完“好”,王二一个没抓牢就从树上坠落下来,并没有跌落在地上,而是掉进外婆家茅厕的缸里。我见状赶紧喊人:“快来人啊,快来人啊,王二掉进茅厕缸里了,王二掉进茅厕缸里了!”
听到我的呼喊,来了好几个大人,才把掉进茅厕缸里的王二拉上来,一身臭味的王二站在我面前,王二瞬间失去了刚刚摘桑葚的劲和吃桑葚的高兴,我和赶来看笑话的孩子们没有憋住笑声,哈哈大笑。
那天,我被鹅咬的恐惧害怕和阴影在王二带我摘桑葚并掉进茅厕缸里后就全然消失了。自那以后,我认识了这个叫王二的男孩。
认识之后,每年家里农忙的时候,我都会去外婆家度过一段时间。
王二带我“参观游览”了水口镇的许多地方,也带我品尝了水口的诸多“美食”。清晨带我去买水口镇一个叫“四政”家的包子,据说他家每天清晨都会去买最好的肉来包包子,不像很多包子还放酱醋什么的,他家肉包子晶莹剔透,味道鲜美。一起去吃水口镇的锅贴,一起去每逢初一、初四、初七就有很多人来赶集的集市溜达。

还有参观王二的爷爷2003年给他买新华字典的新华书店;带我参观水口镇上神秘的门帘,原来只是一个打游戏的游戏机室为了隐蔽而装的门帘,王二进去很多次,我从来没有敢进去过;带我浏览执念大叔开的漫画书店,时代进步,但大叔还在坚守租漫画书、租卖光碟什么的,我后来经常会去“慰问”一下大叔,顺便支持一下他的执念。

但后来我面临上学等诸多问题,我妈陪着我上学,我就很少去外婆家,也很少见到那个叫王二的男孩。
后来我才明白,当初池塘里的鹅为什么会追着我跑。鹅并不是什么好战动物,它之所以会追着我跑,都是因为多看了它两眼,它的应激反应导致。更重要的是,鹅的眼睛结构非常特殊,从外观上看,鹅的眼睛就像一颗小黑豆一样,显得非常小。
正是因为如此,鹅看到的世界,比其他动物看到的世界都要大得多。从鹅的视角看出去,人和动物都比它要小很多,所以鹅就会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很强大,就想要展现他们的领地意识,“欺负”一下路过的我们。
事实证明,鹅成功了,它成功的欺负了我,还在我脸颊上留了一个大大的“吻痕”。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在后来每次去水口镇吃鹅煲的时候都会吃最多的鹅,吐最多的骨头,这算不算是复仇成功,每次吃鹅煲我都会被拿出来讲这个话题。
这是我十岁之前记忆中两个片段之一,后来因为要好好上学,记忆便出现中断,但又因为好好学习,我才知道转学到我们班的那个叫王陈的初中男生居然是王二。
我叫徐思思,我今年三十岁,别人去水口吃鹅,我去水口差点被鹅吃掉。
我在滁城三十年,你呢?
(未完待续,还有很多小故事)

第一话 施集的西涧春雪不比西湖龙井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