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门的水关,又称上水关,地处今滁州市琅琊区西大街南侧,始建于宋朝,明朝曾重修,位置在滁州古城永丰门和观德门之间,是西涧河流入滁州内城河的第一站。


滁州古城建于元末明初。1937年12月18日,日军占领了安徽滁县县城,为了方便军车通行,拆除了东城门城楼。图为滁县沦陷后,在城门前留影的日军、伪军和汉奸。

1938年冬天滁县城墙上的两名日本士兵,手里端着长枪。此时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城下民居的屋顶上还堆满着积雪。


文峰塔矗立于滁州地面上600多年而不倒,可惜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滁县沦陷时期,塔前的空地曾被日军作为停车场使用。

文峰塔始建于1588年,为当时的滁州郡守丁士奇集资所建。塔旁的两层木楼为文昌阁,因为战火只剩下一个框架



照片右侧这个脑满肠肥的家伙就是黄新农,他是当时滁县的商会会长。他和日本人狼狈为奸,经他手残害的中国人不下一百五十人。为了讨好日本人,他还强迫十九名女子充当慰安妇给日军蹂躏,实在是罪大恶极。1951年4月21日,他被公审后当众处决,得到应有的下场



与日本人沆瀣一气的汉奸们。站在最左侧衣冠楚楚的家伙是伪滁县县长龚玺揆,右侧留着八字胡,穿长袍马褂的是伪安徽省长高冠吾。墙下写有“惠我滁民”的字样,谄媚的嘴脸一览无余。


来滁县宣传的“中国剧团宣抚队” 和日本人的合影。所谓的宣抚队是日本人为瓦解中国人的抵抗意志专门设置的一个宣传组织,最初由日本人组成,后来在日本人的扶植下,一大批亲日份子也纷纷加入其中,成了一个地道的替日本人宣传的汉奸组织。

滁县火车站,候车大厅门前站着一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哨兵,旁边竖着“滁县驿”的石牌。

乌衣站

原标题:1937年沦陷后的滁县,城墙上鬼子站岗,东城门城楼下鬼子汉奸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