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法院吗?”
“我要告我妈妈!”
9月25日晚10点,在家磨蹭不写作业挨训,被没收了作业本的“熊孩子”打法院执行“110”告状。经过南谯法院执行干警悉心“调解”,最终化解了这对母子间的“矛盾”,两母子重归于好。
今年已满13岁的明明(化名)放学回家后,一直贪玩,妈妈多次催促儿子明明抓紧时间写作业,可明明自己却不想写作业,总在拖拖拉拉磨时间,妈妈一气之下“教训”了明明一顿,“不写作业以后你永远就不要写了”,并当场没收了作业本。没想到遭遇了“不公平”待遇的明明懂得“依法维权”,趁着妈妈不注意拿起法院宣传册上的电话拨打了执行“110”电话求助,哭诉道“妈妈没收了我的作业本,不让我写作业,她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我要告她,你们快管管啊”。
听到孩子委屈的哭声,执行干警立即询问是否遇到危险,在确定明明正坐在写字桌前,没有任何的危险行为之后,执行干警边认真地听孩子的“哭诉”,边耐心地安抚和劝导,引导明明多和妈妈沟通,勇敢的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告诉妈妈,鼓励他既要努力学习,也要多体谅妈妈的不易。
经过1个小时的沟通,成功化解了明明心中的委屈。后执行干警与明明母亲电话沟通,告诉孩子妈妈,“因孩子正值青春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耐心教导,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不能一训了之”。对此,妈妈张女士表示,以后一定会注意孩子的教育方式并向执行干警表达了歉意,“真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们了!”。最后,母子二人放下芥蒂,明明也如愿拿到了作业本认真写起了作业。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也是他们的启蒙老师,更需要用正确的教育,引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来源:南谯区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