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32|回复: 1

[游记美文] 《滁西清流山增建关劵并修路碑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滁西清流山增建关劵并修路碑记

       滁州西郊关山的清流关历史由来已久,几经损毁、修葺。随着历史演变,清流关这一段连接北京-南京的“京京古道[size=21.3333px]”的运输、通行功能逐渐被津浦铁路和滁定路等所代替,古道渐渐堙灭在丛山峻岭之中,淡出人们的视野。然随着交旅融合、振兴乡村的提法日盛,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清流关以往人称“三古”,即古关隘,古驿道,古战场,而笔者认为可加“一古”---古碑刻,即1628年立于关劵墙壁上的碑刻。碑刻不仅详细记述了关山增建关劵及修路的历史背景和经过,还对古关周边人文景观、军事地位做了详尽的描述。楷书的碑文字迹清秀、工整,结构严谨,大多清晰可辨。历经近400年的风雨,实属难得。每每读来,犹觉数百年的历史恍若昨日。今查阅书籍,校对碑刻原文,做一展现,与同好共享,也期盼滁州这份文化遗存他日能发扬光大。
      按: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秋末,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命太监刘文耀前往南京采办织造,刘文耀(也是崇祯表弟,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攻陷北京时,于京西城门附近自杀殉国)途经清流关,捐款维修关券及道路。崇祯元年(戊辰,1628)四月,刘氏北返,清流关已整修过半,应邀作此文以纪之,立碑关券内。
       原文如下:
丁卯秋杪,今上御极之初,离照一晖,乾纲丕振,斧钺之下,魑魅销焉。恍乎唐虞复觏,率土已快睹瞻仰,巍焕矣。耀备员扫除,谬膺简命,织造留都,兢兢思为上方衮服计
一日抵滁境,朝发珠龙镇,遥见一峰插天,飘渺云际,讯之,乃清流关之山也。及至麓观,不知高几许。扳附而上,纡回曲折。经几憩息,始蹑其顶。关制虽屹然雄峙,而颓圮堕落,迴非旧矣。其内,则有关圣殿辉煌金碧,名贤多所题赞。数武而上,又有宋包孝肃公祠。一将一相,乃武乃文,展拜之余令人不胜景仰。
伫立间,瞻望金陵,仅仅咫尺。人见长江之险,指为龙蟠虎据之翼,不知此之削壁要冲,尤天地造钟之一大藩屏也,乃徒见树绿峰清,了无重门,击柝遗意,岂非承平久而习玩致然?假念当五代时,正干戈用武之地,其气象且不知当何如也。是以顷者东事猖獗,而卓识之士议欲于此添兵设守,盖亦渊然保国长虑也。
余慨想久之。守僧汲泉煮茗以进,因与之考往迹,谋新裁,其谭论规画,绰可图远,遂捐橐金二百五十余两,令其庀才纠工,增关券,用壮威灵;平径路,用便跋陟。一时境,见情生意,若以毕。
及越明年,瓜期经此,顿见道涂之间隘者豁,嶙者夷,往来者靡不踊跃。而关制旧之葺者半,新之增者亦半,坚固毖饬,深共十丈有奇,兼以门屏扃钥,真岸然一天堑也。令一夫守此,纵百千暴客,且奈之何?用微而功巨,意者皇图昌炽,默有以鼓荡其灵耶。余之不负于山,僧之不负于余也。
复欣欣索余词以纪其胜。余不文,何以词?谨序其概若此。亦曰俾后之愿忠于国者,嗣此加意修弥整饬,聊以固吾圉而已。
崇祯元年,岁次戊辰孟夏上澣之吉,南京织染局掌印司礼监太监刘文耀撰。
守僧继伦立石。督工耆民周文亨。清流散人张之拭熏书。徐仲升镌。

发表于 2024-5-1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4-6-4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