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0-11 0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去了吧,话题对不上。
不去吧,又被人说太清高。
人生经历不同,自然无法共情理解。
如果参加的话,人情有来有往,轮流坐庄,以后多半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有人慢慢熟络起来忽然提一句以后小孩个能安排到你学校上学关照关照,你是拒绝还是不拒绝? 帮助是相互的,价值也是相互的。教师有求于企业、个体户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教师更愿意和公务员、军人、医生、警察等职业交好。这是人之常情,对方帮助你,他能获得什么呢?烟酒茶礼品卡我说真的,一般人现在真不敢收。背后捅刀子的事还少吗。
在编的人生轨迹一般都是各个阶段的学习、考试。学的进去的基本都是能够耐住寂寞,喜静的。
闲下来的时间基本就是陪陪家人出去旅游。
在私企或干个体户的,谈的话题无非是部门琐事,很多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在学校是不存在的。哪个行当赚钱。很多教师是不懂的,只能听个热闹,怎么插话呢? |
回复本楼(3)
收起回复本楼
香樟树W先生 :
大哥,你真是耐心的回帖!我也是细心的看完!
2024-10-11 20:02
来自安徽
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