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俄罗斯食品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消费者选购的热门商品之一。然而,市场上却出现了一些混淆视听的现象,部分标明“俄罗斯风味”的食品,如大列巴、肉肠、奶粉等,实则是国内生产厂家生产的。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对“俄罗斯商品馆”销售的食品进行了专项检查。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对“俄罗斯商品馆”的经营主体资质、商品来源产地、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问题进行了仔细检查,确保生产日期清晰明确,保质期在正常范围内,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针对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俄罗斯食品的喜爱,以“俄罗斯风味”为幌子销售国产食品的现象,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俄罗斯食品时要注意辨别真假:
• 查看标签标注产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应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如果中文标签上标明了“原产地(或原产国):俄罗斯”及相关代理商信息,说明该食品是进口俄罗斯食品;反之,若出现国内的生产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国内的产地,或标示着中国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及执行标准,则是国内生产的食品。
• 检查标签对应关系:进口预包装食品同时使用中文与外文时,其外文应与中文强制标识内容和选择标示的内容有对应关系,中文与外文含义应基本一致,外文字号不得大于相应中文汉字字号。如果食品标签上的外文与中文没有对应关系,且标示的外文大于相应的汉字,是不符合规定的。
• 确认标签是否标注编号:2022年1月1日起,进口食品的外包装上需标注在华注册编号或者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批准的注册编号。编号为18位,由4位大写字母和14位数字组成,具体格式为:C+3位国家代码+4位产品类别代码+6位日期+4位顺序号。消费者可通过该编号在相关网站上查询确认商品的真伪。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持续关注“俄罗斯商品馆”的经营情况,加大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俄罗斯食品时,要选择正规的商家和渠道,仔细查看商品的标签和相关证明文件,如发现问题食品或商家的违法行为,可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共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源: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