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南京太仆寺的杏花开了。想起每年春天总会去看看杏花,原先老城区拱极门那个地方有一株很大的杏花,很可惜前几年枯萎了,只好驱车去城郊一处杏园去观赏,但来回属实有些远,而且那种农田里的成片的杏花林,没有山岩建筑的衬托,尤其中国的传统青砖黛瓦的古建筑,好像缺了一些什么, 并不能烘托出杏花的那种脱俗的美,听朋友这么一说,原来太仆寺五龙祠山坡边有几株千年杏花,只不过原先经过的时候误以为樱花,朋友这么说才知道原杏花 从龙池街,沿着山道盘旋向上,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古旧的山体,历经风雨侵蚀,斑驳陆离,却也因此更添几分古朴韵味。沿着蜿蜒的青石小径前行,空气中渐渐弥漫起一股淡淡的甜香,似有若无,牵引着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 踏入太仆寺内至山腰转角,眼前豁然开朗,几株古杏花树映入眼帘。粗壮的树干盘根错节,树皮粗糙干裂,犹如老人布满皱纹的手,记录着岁月的沧桑。然而,枝头的杏花却全然不顾树干的苍老,热烈地绽放着。粉粉嫩嫩的花瓣簇拥在一起,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宛如灵动的仙子在翩翩起舞;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含苞待放,却又难掩那蓬勃欲出的娇艳。 阳光透过杏花的缝隙,洒下一地斑驳。那光影交错间,仿佛能看见历史的幻影。遥想当年,太仆寺中官员忙碌,骏马嘶鸣,而这几株杏花便已在此处,静静观望着朝代的更迭、人事的变迁。或许,曾有雅士在此处驻足,对着杏花吟诗作画;或许,有寺中人在花下清扫落花,感悟着生命的荣枯。杏花宛如一首清新的诗篇,悄然铺展独特风姿。它既无梅花那般冷艳妩媚,亦比不上桃花的灼灼娇艳,更没有梨花带着的淡淡凄凉。然而这杏花却我心中那一抹无可替代的红颜,于稚嫩之中,艳而不俗,美得恰到好处枝头粉白的杏花,恰似天边被揉碎的云霞,轻柔地飘落人间。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点点温润的冰清玉洁,宛如公主头顶精致的花冠,淡雅中与生俱来的高贵。
微风吹过,花瓣如雪般飘落,轻轻洒在肩头、地面。俯身拾起一片,那细腻的质感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历的繁华。古杏花,见证了太仆寺的兴衰,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或许当年明太祖,在龙池求雨。也在此驻足过,或许有我这样的闲人在此感叹 滁州南京太仆寺中,古杏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将历史与现实相连,让每一个到访之人,都能在花影摇曳间,触摸到岁月的脉络,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古韵悠长。它就像一部无言的史书,静静等待着人们去解读、去品味其中的奥秘与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