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屏65秒!央视又双叒叕聚焦滁州了!
5月10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安徽篇在央视一套正式播出。
安徽篇以宣城泾县为舞台,通过主持人龙洋、专家单霁翔和演员魏大勋的视角,展现了安徽3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其中,滁州的国家级非遗凤阳花鼓惊艳亮相。
先声夺人、丝丝入扣。安徽篇起始音乐就是凤阳花鼓歌。从熟悉而悠扬的歌曲声中拉开了安徽篇的序幕。该节目,由凤阳花鼓省级传承人、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高静,音乐与教育学院副教授杨尚翡,带领花鼓艺术团师生共同表演完成。总时长65秒的凤阳花鼓表演,旋律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表演动作轻盈、舞步优雅,让人眼前一亮,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独特的滁州特色、非遗魅力。
凤阳花鼓,这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从明朝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2006年,凤阳花鼓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曾经的谋生手段到登上国际舞台的高雅艺术,凤阳花鼓被誉为“东方芭蕾”!
作为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滁州学院凤阳花鼓传习基地已成为安徽省非遗保护的标杆。自2007年成立以来,基地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传承模式,让这项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生。学校不仅开设特色课程,还成立了花鼓艺术团,让年轻一代成为非遗传承的生力军,让传统非遗绽放崭新魅力。
来源:美好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