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25|回复: 33

[焦点话题] 这个是什么字?本人才疏学浅,不认识这个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7 1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本人才疏学浅,不认识这个字。哪位大佬知道?(琅琊寺里一个碑刻)

 

 楼主| 发表于 2025-7-17 1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下面小字好认:
琅琊古刹有钟声
戊寅年皖南有森题
收起回复本楼
车轮 : 悟,这个字变形写法
2025-7-18 11:25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7 1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福字。下方落款文字为“琅琊 古刹 有幸 于寅年 敬书 南森 题” 。
来自豆包
收起回复本楼
小黄车 : 谢谢回复。 下面小字讲的好像有误。
2025-7-17 13:03 来自安徽 回复
旺旺掀被 回复 小黄车 : 我一个都不认得,我复制的
2025-7-17 13:06 来自安徽 回复
小黄车 回复 旺旺掀被 : 刚才上网查,有的说是“悟”字。
2025-7-17 13:10 来自安徽 回复
大支 :
2025-7-17 14:06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悟“,
琅琊古刹有钟声。
戊寅年皖南有森题

这是滁州本地当代书法人士徐有森所书。
徐有森 男,1936年生,于2011年6月去世。生前系滁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长,滁州市书画联谊会副会长。
收起回复本楼
小黄车 : 感谢回复!
2025-7-17 13:46 归属地未知 回复
2025-7-17 13:53 来自安徽 回复
海阔南天 : 那这也不是文物古迹啊。只能说是当代艺术作品。
2025-7-20 20:18 归属地未知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7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之所以自称“皖南有森”,因其是马鞍山当涂人。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7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7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不是我说,这也叫字
不管是上面这个所谓的“悟”
还是下面的小字
都写的太一般了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7 2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将。对吗?
收起回复本楼
小黄车 : 上面已讲过了,是“悟”字。
2025-7-17 20:19 归属地未知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5-7-17 2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7 2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书法作品写出来是让人看的,所有人都认不得这个字那这个字放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收起回复本楼
一个大西呱 : 感觉柯基犬或者鬼认识就行,唯独不是给人(人民大众)认的~~
2025-7-18 23:51 来自福建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7 2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佛海无垠,“悟”有所得。
收起回复本楼
车轮 : 不是的这个是一个典故
2025-7-18 09:39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你好,借您的这个照片,发一个小文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当年有森老师游览琅琊寺,听主持讲此传奇,立刻答应在发现经书处写“悟”字立碑纪念,有悟性有缘人,可以认识
南湖勿忘碑也是有森老师题写的,纪念滁州青年义务劳动,清理南湖的故事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7-1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张方平发现的是《楞伽经》。相关故事如下:

张方平任滁州期间,曾偕属吏游琅琊山寺。他来到藏经院,观察片刻后,命手下取来梯子,亲自攀上梁间取下一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是四卷手书《楞伽经》。

张方平一读经首四句偈子“世间离生灭,如同虚空华。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突然放声痛哭,泪如雨下。他告诉众人,自己前世乃藏院小僧,因病而逝,未将此经抄完,如今得以续成,是殊胜因缘。

随后,他伏案挥毫,将前世所遗《楞伽经》录写完整。此事过后,张方平发心要将此禅宗最高心性宝典流布于世。高僧佛印大师建议由其弟子苏东坡亲书该经来刻印,张方平大喜,修书给苏东坡,并附三十万钱委托此事。书成后,张方平亲作序讲述此事缘起。

后来,圣上感此经因缘非凡,敕令大相国寺举行“二世经”传世法会,并亲题“心性宝典”幛额。《楞伽经》三百年后由此再次大兴于世,张方平的这一奇遇也成为千古佳话。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9-4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