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期间,南谯区致力于通过激活地方文化基因、创新艺术表达形式、创设沉浸式实践场景,推动普法宣传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从单方授予向双方互动转型。
一是融民俗智慧,让普法更鲜活。将普法宣传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法治灯谜闹元宵 美好生活法相伴”的元宵节法治灯谜、二郎庙会普法、普法剪纸、法治春联等系列活动,有效地将法治元素植入传统的新春佳节中,给传统节日增加法治元素。“小伍说书”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曲艺说书相结合,通过传统说书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制作《小伍说书民法典专场》系列7个微视频,在政务媒体发布展播。
二是汇文艺活力,让普法更生动。结合南谯区的本土宣传品牌“谯梁夜市”“三下乡”等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文创集市的吸引力开展趣味问答、趣味游戏、集中宣传等普法活动。同时,还通过举办“谯梁夜市”法治专场,组织普法责任制单位开展专场法治文艺演出、集中宣传等。“八五”普法以来参加“谯梁夜市”普法94场次,法治专场演出13场次,自编自演了10余个法治文艺节目参演。
三是聚体验能量,让普法更深刻。减少集中摆台宣传,更多地采用趣味法治游戏、团体法治沙龙、体验式沉浸式参观、观看法治电影以及旁听庭审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五年来,开展法治趣味性活动150余次;组织观看法治电影20余场次,线下旁听庭审40余场次,1100余人次,线上旁听庭审机关单位每年全覆盖;法治阵地、体验馆参观学习300余次,10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