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某镇的街头,两家水果店的价格战正打得热火朝天,鲜红的促销牌在门口交替刷新——“榴莲八块八一斤”的字迹还没被路人的目光焐热,隔壁就立刻竖起“七块八限时抢”的招牌,油墨味混着榴莲的馥郁香气在空气中炸开,引得路过的居民纷纷驻足,手机镜头对准价格牌的同时,嗓门也亮了起来:“老板,给我留一个!这价儿,真是卷到骨子里了!”
其实这场“榴莲大战”早有苗头。入夏后榴莲上市量激增,镇上本就不算宽敞的街道里,两家水果店隔着不过百米,客源向来此消彼长。起初只是你送个塑料袋、我赠盒纸巾的小打小闹,直到其中一家先把榴莲价砍到十块以下,另一家当即应战,八块八、七块八的价格像坐滑梯似的往下掉,连周边小区的阿姨们都算得明白:这价儿比批发市场拿货价高不了多少,纯属赔本赚吆喝。
店老板们嘴上说着“薄利多销”,手里的计算器却打得飞快。一家店主蹲在榴莲堆旁挑拣,嘴上嘟囔着“再降就真要喝西北风了”,眼里却盯着对面涌进门的客流,手指在定价牌上悬了又悬;另一家的老板娘一边给顾客称榴莲,一边扯着嗓子喊“今日限量,卖完为止”,余光却瞟着隔壁的动静,生怕自己慢了半拍。
而最乐呵的当属镇上居民。有人骑着电动车专程赶来,后备箱里塞得满满当当;有人拉着街坊邻居组团来买,说是“趁便宜多囤几个冻起来”;连放学的孩子都攥着零花钱凑上前,仰着脖子问“阿姨,七块八的榴莲能挑个带笑脸的吗”。空气中飘着榴莲的甜香,夹杂着讨价还价的笑语,倒让这场硝烟弥漫的价格战,透出几分烟火气的热闹。
只是没人说得清这场“卷战”何时收场。或许明天就会有一方先扛不住涨价,或许会僵持到榴莲季结束,又或许,当最后一个七块八的榴莲被买走时,两家老板会隔着街相视一笑——毕竟在这小小的镇上,低头不见抬头见,今天的对手,说不定明天又会为了抢一批新鲜山竹,再次较上劲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