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4738
琅琊古道
为丰富滁州亭城文化,进一步提升滁州市明湖公园文化品位,丰富园区景观内涵,完善旅游服务配套,提高广大市民对明湖公园的满意度和认同感。现对明湖公园内部分园林景观建筑拟命名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即2025年8月8日起至2025年8月12日止。
在公示时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拟命名称有意见和建议可来电或来信滁州市明湖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张贤 0550-3835303,联系地址:明湖公园内6号驿站。
部分园林景观建筑拟命名及位置图片见附件。
滁州市明湖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2025年8月8日
建筑类型:单层六角亭
位置:牡丹园内
拟命名:秾华亭 nóng huá tíng
拟名依据:该亭位于明湖牡丹园内。
1、“秾”出自《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形容花木繁盛艳丽;“华”通“花”,既指牡丹本体,又寓意“华美、荣华”,契合牡丹“国色天香”的气质。
2、苏轼《贺新郎·夏景》“秾艳一枝细看取”,描绘花之秾丽,可引申为细赏牡丹之美;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直言“花之秾艳,无过牡丹”,确立牡丹为"秾艳之冠"的美学地位。
3、拟命名“秾华亭”直观体现"牡丹观赏"主题,引导游客驻足赏花。
建筑类型:单层四角亭
位置:明湖大坝放水涵上
拟命名:翼然亭 yì rán tíng
拟名依据:该亭四角飞檐设计形似醉翁亭。
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形容建筑檐角翘起如鸟展翅,描绘出亭台临水而建的轻盈姿态。
位置:阳明堤假山顶,南谯书院对面
拟命名:瑞云亭 ruì yún tíng
拟名依据:该亭位于阳明堤假山之上,有居高临下之势。
1、拟命名瑞云亭是为了呼应湖中阳明堤及南谯书院。
2、据说王阳明因其祖母岑氏在其出生前梦见“神仙抱赤子乘云而来”,故其祖父将其出生的楼命名为“瑞云楼”,民间亦有“瑞云送子“的传说。
建筑类型:单层四角轩
位置:阳明堤南侧入口(三号桥头)
拟命名:一鸣轩 yī míng xuān
拟名依据:该建筑面向明湖,湖面开阔,飞鸟云集。
1、“一鸣”出自王阳明《龙潭夜坐》“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2、建筑附近湖面每年都有大量的飞鸟栖息,每当月色空明,偶传鸟儿啼鸣。
建筑类型:单层四角亭廊
位置:阳明堤东侧水面上
拟题匾额:湖边芰荷 hú biān jì hé
题字依据:该建筑周边水面种植有大片的荷花和菱角。
1、“芰荷”出自《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王阳明诗《春晴》曰“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建筑类型:双层六角亭
位置:南谯书院东侧湖边
拟命名:掬月亭 jū yuè tíng
拟名依据:该亭位于阳明堤东侧湖中小岛上,四面环水。
1、“掬月”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春山夜月》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意即捧起清泉,月影闪烁在手掌之中,体现清新优雅的意境。
2、拟命名掬月亭,暗合王阳明心学意境。少年王阳明便作即兴诗《蔽月山房》,描绘月景,暗含“心即理”雏形;阳明龙场悟道,月下开悟,将程朱理学“格物”转为内向澄明。
位置:一号桥南桥头湖心岛上
拟命名:泛湖亭 fàn hú tíng
拟名依据:该建筑位于一号桥东小岛山,背靠明文化为主要设计要素的奥体中心。
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诗《赠刘伯温》云“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
2、拟命名“泛湖亭”与“明湖”、“滁阳阁”、“开天首郡广场”命名呼应,体现明文化元素。
建筑类型:单层歇山顶辅房
位置:南谯书院北侧
拟题匾额:滁流沂水 chú liú yí shuǐ
题字依据:该建筑位于明湖阳明堤南谯书院北侧。
“滁流沂水”出自王阳明《山中示诸生五首 其二》:“滁流亦沂水,童冠得几人”。沂水典出《论语》,意涵孔孟儒家思想发源地。将滁水比作沂水,体现追慕前贤的理想。
来源:滁州市明湖城市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举报
4372
1万
深秀湖
8747
6806
1936
醉翁亭
133
初入山门
6310
2万
琅琊寺
1286
让泉
397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8-11 1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