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长法院通过先行调解,成功调解了一起老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修复了双方之间的友谊,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为多年老友。2013年,张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李某借款共计5万元,李某当天取现交付被告,张某向原告出具借条一张。借款到期后,李某多次催要未果,无奈之下诉至法院,要求张某偿还本金及利息。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立即着手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案情,张某表示所欠款项属实,但现在年岁已高,工资收入只够家庭支出,一次性还款确实困难,希望李某能够宽限一段时间。承办法官随后与李某联系,李某则表示张某之前不仅不还钱,还拒接电话、不回微信,着实让人恼火,其对张某已经不再信任。 承办法官敏锐捕捉到双方矛盾焦点是信任危机和情绪对抗,便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策略,分头化解心结。对李某,法官肯定其帮助朋友的情义,同时希望其能够考虑张某目前的生活困境,给予一定宽限期。对张某,法官释法明理,向其分析诉讼风险及调解的优势。在阐明法理的同时,承办法官又引导二人要顾念多年的友情,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张某深刻认识到自身过错,当场道歉;李某也体谅张某的实际困难又念及多年情分,同意分期还款并放弃对利息的主张。最终,这对昔日好友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