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5|回复: 2

[散文随笔] 醉翁亭叫过醉翁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宋代庆历年间,琅琊寺僧智仙在琅琊山中为太守欧阳修建了醉翁亭。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让它名扬天下。元丰七年(1084年),滁州知州章衡第一次重建醉翁亭,以后历代屡废屡兴,绵延至今。
明代,由于南京太仆寺的官员重视,醉翁亭多次重修。洪熙元年(1425年),南京太仆寺卿赵次进在废墟上重建。正统十年(1445年),刑部侍郎薛希琏、巡按御史李奎重修。成化八年(1472年),南京太仆寺卿郑悠再次重修。
后来又有变化。《江南通志》三十六卷载:“醉翁亭,在州南七里。欧阳修建,有记刻石,苏轼书。州志云:明太仆赵釴创为楼,万历中太仆卿沈思孝改为解酲阁。”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夏大水。灾后,滁州知州应镳按照南京太仆寺卿赵釴指令,用“以工代赈”办法,对灾民救济,重修醉翁亭、丰乐亭。醉翁亭改建为楼。资金为官员捐款。嘉靖四十二年,南京太仆寺少卿刘秉仁等人为楼题匾额,一楼仍名“醉翁亭”,二楼题名“具瞻楼”。这是醉翁亭的重大改造。
《滁阳志》说,醉翁楼,在城南七里,即古醉翁亭。这个醉翁楼是什么样子?康熙《滁州志·山水之图》刊登了滁阳十景图,其中“让泉秋月”一图就有。欧门之上,醉翁亭那个位置是一座二层小楼,不过图上标注的文字是“大观楼”。
在滁州金丝楠木馆展览的明代木门中,有一扇门,上雕刻有醉翁亭图画。图画的中间位置应该是醉翁亭。图中景象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相同。游人甚多,还有一人“临溪而渔”。水边有曲折的围墙。大门前的小桥两侧有围栏。左上方有一首诗:“路转西南总一峰,山城明灭冷青葱。独余六一风流在,不愧亭名是醉翁。”落款、印章看不清。

发表于 2025-8-19 1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这个属于冷知识,有多冷?至少零下50度以下。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8-20 1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元佑年间,章衡担任庐州知州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8-21 0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