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0|回复: 1

[散文随笔] 又见蟋蟀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1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又见蟋蟀草
出伏了,早晨散步,在里边看见了它,蟋蟀草。哦,秋天快要到了。
小时候,每年稍迟几天的时候,傍晚,三五个小朋友就会相约,一道出去捉蟋蟀,哦,那时我们叫它蛐蛐。在残垣断壁下,在荒草藤蔓间,我们悄悄地行走,专注地倾听,捕捉那清脆的鸣叫声。不,应该是蛐蛐的振翅声。我不明白,那么小的翅膀,怎么一抖动就会发出那么刚劲有力的声音。
我们只要两条尾巴的,那是公的,好斗。不要三条尾巴的,那是母的,我们叫它三枪子,不斗。遇到头扁的,也不要,那叫棺材头,晦气,也不斗。
抓住了几只蛐蛐,放进火柴盒里,带回家,顺手摘几根蟋蟀草带回去。先把草的头部去掉,再从上端掐一小截,大约三四厘米长。不要掐断,只把里面的芯掐去,留下外面的皮,那皮就变成了羊毛一样的须须。这就是我们挑逗格斗蛐蛐的武器。
大家把两只蛐蛐放进盆里。开始,它们不熟悉环境,一动不动。我们就用有蟋蟀草的毛须去扫蟋蟀的尾巴。有的蛐蛐会立刻掉头,我们叫它描尾掉头,是敏感好斗的蟋蟀。那不动的,也会扫它的长须,让它感到对方在挑逗它,于是,它就会发起进攻,双方开始激烈的争斗。一边打斗,一边还会发出短促的叫声,像是示威。最后,一方胜利了,得意地不停鸣叫,一声声音节加长了。失败者躲到角落,不敢出声。
几千年前,蟋蟀就和我们的先辈共同生活了。在《诗经·豳风·七月》里,就特地描写了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成为观察季节变化的物侯。
历代文人都有诗描写蟋蟀,蟋蟀也进入小说。最悲伤的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的《促织》。促织就是蟋蟀。写皇家喜欢斗蟋蟀,要各地老百姓上贡勇猛善斗的蟋蟀。有个叫成名的,好不容易抓到一只,又被儿子弄死了,儿子害怕,投了井,魂变成蟋蟀。上贡到皇家,多次格斗皆胜,各级官员因此都升官。后来儿子苏醒了,一家人才转悲为喜。皇帝的快乐,就是百姓的痛苦。
                                  2025.8.20

发表于 2025-8-23 1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引经据典,皇家之乐与孩童之乐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8-24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