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5.54万元、
魅力“滁”游,精彩满溢
——全市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文旅市场盘点
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市文旅系统紧扣“金秋趣滁州”主题,统筹推进产品创新、服务优化与场景营造,为广大市民游客打造兼具放松、有趣、安心的文旅体验,呈现出热度攀升、秩序井然、消费活跃的喜人局面。
假日期间,全市各大重点景区持续释放吸引力,成为文旅市场的“压舱石”。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与创新体验项目,琅琊山景区接待游客28.1万人次,直接收入775.54万元,领跑全市;天长市龙岗古镇以特色古镇风貌与沉浸式活动,吸引游客11万人次,直接收入438.5万元;花博园、狼巷迷谷景区表现也较为亮眼,分别接待游客6.8万人次、5.84万人次,直接收入229万元、292.3万元。
产品创新方面,夜间场景提质增量成为我市文旅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琅琊山景区东门广场精心策划“琅琊仙子”选拔赛、国风主题音乐节等20余场夜场活动,山体激光秀、《我和我的祖国》千人同唱等活动在社交平台刷屏。据统计,假期8天该景区夜游人次占总接待量的40%,周边民宿入住率超95%。还有明光市“庆国庆迎中秋”群星演唱会创新融合百架无人机编队与绚烂烟花秀,吸引超万名观众现场参与,全网直播观看量突破36万次;龙岗古镇推出白天连夜12小时不间断演艺模式,沉浸式实景剧《亮剑》首演、花灯巡游与千人长街宴轮番上演,日均接待游客1.3万人次,同比增长22%。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我市逐渐将“静态观赏”转化为“动态体验”,进一步突出温度与深度。如琅琊山景区推出“醉翁同欢·国风雅韵”系列活动,NPC互动集章、古法手作体验等项目受到亲子家庭与年轻游客的热烈追捧;凤阳县依托历史建筑,推出“武韵中都 璀璨凤阳”活动,仪仗巡游、国风秀典、甲胄互动等环节再现大明风华,日均吸引游客超8000人次;琅琊区玖玖广场组织“了不起的非遗”嘉年华活动,市民游客可一边欣赏黄梅戏、京剧经典选段展演,同时现场体验漆扇绘制、中草药香包制作、剪纸体验等手工制作,在传承文化中促进旅游消费。
瞄准游客对“慢生活”“松弛感”的追求,全市城乡休闲项目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文旅持续壮大。南谯区井楠村以“丰收茶乡·烟火井楠”为主题,整合农耕文化展示、艺术体验、美食消费、亲子互动等内容,打造沉浸式丰收庆典;定远县池河镇将特色农产与文旅活动深度绑定,举办梅白鱼草坪音乐嘉年华暨第十二届梅白鱼文化旅游节,配套开展乡村篮球赛、水上烟花秀,带动特色产品销售创历史新高。此外,凤阳县小岗村通过民俗展演传承红色记忆,全椒拖拉机农场粮粉节推出蒙眼捉鸡、手绘伞等农事体验项目,一系列乡村旅游新玩法,令游客充分感受田园乐趣。
业态融合与场景创新也为文旅市场注入新动力。花博园升级推出萌宠乐园、主题巡游等八大主题区,构建全年龄段沉浸式体验空间,假期日均接待游客突破1万人次,同比增幅超60%;“西西涧”田园综合体融合汉服游园、草坪音乐节与非遗市集,成为区域文旅新热点;凤阳县运用全息投影、5G技术打造《云霁星拱 勋业昭彰》数字展览,让22位明代开国功臣“穿越”现身,科技感与历史感的碰撞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持续优化的服务品质是假期文旅市场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全市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广泛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在景区入口等关键区域为游客提供引导、咨询和应急救助,累计发放文明旅游宣传资料超万份,解决游客各类问题200余项。琅琊山风景区在假日期间收到游客感谢锦旗和表扬电话10余个,优质服务已成为滁州文旅的一张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