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椒县人民法院通过“法院+铁路公安”执行联动机制破解“找人难”的现实困境,成功拘传一名长期处于“失联”状态的被执行人,为一起陷入僵局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打开了突破口。
基本案情
刘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汪某借款30万元,借款到期后,汪某多次催要无果,遂向全椒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主持调解后,双方自愿达成分期履行还款协议,并经全椒法院司法确认。分期履行协议达成后,刘某仅还款2万元便不再履行还款义务,汪某只得向全椒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刘某始终拒接电话,执行干警多次前往其住所地实地走访调查,但刘某家中已空无一人,邻居也表示许久未见其踪迹。同时,网络查控系统显示刘某名下亦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执行一度陷入僵局。为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执行法官依法将刘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并依托“法院+铁路公安”执行联动机制请求铁路公安部门协助查找刘某下落。
近日,一通来自铁路公安的协查电话为执行带来了转机。铁路公安民警告知执行法官,刘某已购买几日后从上海站发往全椒站的动车车票,并提供了具体车次和到站时间。在接到刘某的行踪线索后,执行法官立即制定了布控方案,并提前与全椒高铁站派出所进行对接,请求协助执行。
刘某乘车当日,执行法官提前赶往全椒县高铁站,联合铁路公安民警在列车车厢及车站出口处布置卡口,蹲守被执行人。待刘某下车后,执行法官与铁路公安民警立刻上前将其控制,在确认身份信息无误后,依法将其拘传回法院。
在法院调解室内,执行法官向刘某严肃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明确失信惩戒和限制消费措施对其生活的影响,同时释明其逃避执行可能面临的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法律后果。在法律的威慑和执行法官的耐心劝导下,刘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当场联系亲属筹措了7万元资金,并重新与汪某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剩余款项将分期付清。
来源:全椒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