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870个字,预计阅读8分钟)
很多人巴不得老家的房子能够被拆迁,那么,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孙子悠永远不希望老家大王的房子被拆迁。因为人们期盼已久大王的房子终于拆迁了,可是孙子悠的家也被拆散了。
2007年,滁城大王撤镇设大王街道,后来因苏滁产业园区的发展,大王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人们期盼已久的拆迁终于快要来了。徐思思记不清具体时间,大致是在2010年,或者2011年的样子,孙子悠老家大王的房子终于拆迁了。
孙子悠有一天放学跑到徐思思的班级门口找她,那一天放学后,徐思思陪孙子悠从鼓楼街经过四牌楼走到文德街尽头的泡桐树下,又返回鼓楼街,走到滁州西涧。
狮子座性格的孙子悠用从未有过的低沉语气对徐思思说:“人们期盼已久大王的房子终于拆迁了,可是我的家也被拆散了。”
徐思思疑惑不解的问道:“悠悠,到底怎么了?”
孙子悠:“我没有家了,我爸妈真的要离婚了。”
孙子悠一边说,一边抱紧了徐思思,徐思思没有再问什么,只是在傍晚的西涧湖边紧紧地抱着孙子悠。

徐思思不知道孙子悠的爸妈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听孙子悠说家里因为拆迁分房分钱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孙子悠的爸爸是开从水厂到大王的8路公交车的,从前还用公交车送徐思思和班里的同学去琅琊山春游过。徐思思见过很多次孙子悠的爸爸,但孙子悠的妈妈见过次数很少。
但第一次见到孙子悠的妈妈,徐思思就惊呆了。
那是有一次暑假期间,徐思思去孙子悠大王老家玩,孙子悠的妈妈正好在家。与从前很多乡村女子不同,孙子悠的妈妈身上看不出半点泥土气息,更多的是清清爽爽,简单打扮,却显得好看。可能是样貌显得年轻,脸上没有岁月的痕迹,如果和孙子悠站在一起,人们乍眼一看,都可能会误以为是姐妹。
即便后来孙子悠结婚,年过五十的妈妈来到现场,也和当年徐思思去孙子悠家见到的妈妈差不多,岁月对待孙子悠的妈妈是温柔的,但孙子悠的爸爸却不如岁月温柔。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居然看上了另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女人。
过了很久,孙子悠冷静地说:“家里要拆迁分房分钱,我爸爸这边和爷爷奶奶商量,我妈妈这边外公外婆舅舅也掺和,闹得不可开交。”
“可是为什么要离婚啊?”孙子悠对着西涧湖大声喊道。
为什么要离婚?
徐思思后来知道,拆迁分房只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被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女人,不知道用了什么妖法迷惑了孙子悠的爸爸。甚至后来孙子悠的爸爸公交车都不开了,陪着老女人鬼混去了。
后来,徐思思再见到孙子悠的爸爸和那个老女人,连“叔叔”也懒得喊了,因为和孙子悠的关系,才喊的一声“叔叔”,现在不顾悠悠,天天在外鬼混,这个“叔叔”不喊也罢。
“可能是因为不爱了吧。”徐思思说。
“快二十年的夫妻,怎么能说散就散呢?”孙子悠不解的问道。
徐思思当时也不解,只是后来明白,所谓婚姻,只是喜欢一个人,一起生活一阵子,如果生活一阵子还凑合,那就再生活一阵子,这样,一不小心就一起生活了一辈子。没有谁会从一开始就如结婚时的许诺,能够确保白头到老。
孙子悠:“他们还是稍微照顾了我一下,说等我高考完,法院才开庭。”
还有一个月就高考了,不能因为父母的问题,而影响子女的人生大事。
“王禾木知道这事吗?”徐思思问。
孙子悠:“他还不知道。”

因为临近高考,不能因为情绪心情什么的而影响发挥,我第二天找到王禾木,提醒了他,多关心一下孙子悠,但我没说为什么。
2011年6月7号上午,徐思思、孙子悠、程晨、王陈、王禾木和杨家宝都走进了高考的考场。第一天上午考语文,大家都没有太多问题,只有徐思思出了问题,徐思思因为太过于紧张,原本擅长的科目,却没有发挥好。尤其是作文,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要是放在今天,徐思思能够写八千、八万甚至八十万都没有问题。但当时紧张,脑袋空白,竟然毫无头绪,最后只能潦草应付。
当天下午考的科目是数学,考完试从一中考场出来,有很多同学都哭了,但徐思思没有,因为她连选修内容的不等式证明都写出来了。第二天下午考的是英语,英语对于孙子悠和王禾木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徐思思来说,就是很大的考验,像英语听力基本听不太懂,以至于徐思思一直跟孙子悠说自己耳朵有毛病。
后来,高考结果出来了,徐思思在家哭了一下午,闹着要复读一年,因为孙子悠、王禾木他们都考的很好,只有徐思思像是有一门没考似的,即便数学考了全班第二,总分也差一本分数线一分。
家里亲戚说:“能考上就很不错啦!万一复读考不到这个分数呢?”
就是被这种担心所迷惑,孙子悠和王禾木考到了南京,程晨去了杭州,杨家宝去了合肥,王陈也去了南京,只有徐思思莫名其妙的又留在了原地——滁城。
家里人知道徐思思是从初一28名进步到初二16名,在初三中考第6名上的一中,再考上大学已经很不错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徐思思在高中又从20多名,进步到二模三模成绩的时候,是班级第10名,结果高考的时候掉到三十名开外了。
但面对现实,徐思思没有选择重来,而是面对。
王陈却跑来找徐思思:“你疯了吧!你考这个分数,留在本地,你不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吗?”
“可我没有你们有选择的权利,我连去南京的资格都没有!”徐思思冲着王陈喊到!
王陈没有再说什么。
徐思思以为王陈会像电影里男主角一样说“你要是留在这里,我也陪你”之类的话,但王陈没有,王陈去了南京。
就这样,从高考后开始,曾经的六叶草从此分离,像吹散了的蒲公英一样,各奔东西。即使后来聚会最齐的一次,也是六人缺一人。

在大学开学前,孙子悠让徐思思陪她再回一趟她的大王老家。
孙子悠:“再不回家看看,下次回来可能老家的房子就不在了。”
徐思思:“是啊!拆迁拆掉的不仅仅是房子,拆掉的更是亲情,是乡土,是记忆。”
孙子悠指着老家瓦房屋檐下的一块空地说:“这里原本是稻草堆,小的时候我经常在这里玩,后来过年来亲戚,亲戚家的小朋友把稻草堆点燃了,那天过年,火着的很大,别人在过年,我们家都在救火。”
“后来问小朋友怎么点的,他说他用放大镜聚焦,借助太阳光点燃了稻草堆。那时他才九岁。”
“后来为了防止他再把我家稻草堆点了,这里的稻草堆就没有了。他点燃的不仅仅是稻草堆,也是我童年的回忆啊!”
徐思思:“是啊,老家有太多的记忆,毕竟在此生活近二十年啊!”
后来每次和孙子悠路过滁城东菱电器工厂那里时,孙子悠都会对我说:“这里曾经是我的家,现在这个家没了。”
自那以后,徐思思就再也没去过那里,记忆中那里从东向西还是从西向东有个很大的上坡下坡路。
从孙子悠家回来后,我们六叶草聚会,我们找了个半塔烧烤店,吃了上大学前的最后一顿散伙饭,徐思思还从古玩城淘了个玉送给王陈,在那顿饭桌上,孙子悠终于忍不住抱着王禾木大哭起来。
是的。我们所有人都差点陪着孙子悠哭了起来,因为,人们期盼已久大王的房子终于拆迁了,可是孙子悠的家也被拆散了,我们六个人,自那以后,再也没有聚齐过了。
我叫徐思思。
我在滁城三十年,你呢?
(未完待续……)
《我在滁城三十年》之《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http://bbs.0550.com/t-1422510-1-1.html
第十二话《不是滁城天长路落寞了,是我们的青春结束了》
http://bbs.0550.com/t-14223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