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话3084字,预计阅读8分钟)
写在本话之前的话:
最近工作很忙,要加班到夜里的那种,所以近期没有时间码字,况且码字是一件很辛苦、费脑子的事情,而我又是那天滁城暴雨之后的临时起意,《我在滁城三十年》只是在我脑海中有个故事框架,诸多细节并没有打磨,写到现在没出太大的Bug已经是万幸。
我写《我在滁城三十年》,一方面是讲一些滁城三十年的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今年11月份我就三十岁了,三十年过得太快了,以至于如果我不把人生中的经历写下来,我可能就忘记了,忘记了三十年遇到的人,忘记了三十年遇到的事,久而久之,这些美好而温暖的记忆就淡忘了。
所以,我会忙里偷闲,坚持写完《我在滁城三十年》的,这不,今天中午,我又利用午休的两个半小时,继续写下我在滁城三十年的诸多记忆。如果没更新,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工作太忙,连一个小时安静码字的时间都没有。
十来天没有更新,我的记忆差点出现中断,以至于我翻看了好几遍前面十七话的内容,以确保无缝衔接,没有前后矛盾之处。在此,非常感谢各位E滁朋友的支持与鼓励。

第十八话《琅琊山上琅琊王,司空山下司空人》
社团招新过后,徐思思加入了文学社,加入了文学社QQ交流群。没过几天,徐思思收到群里社长大人群发消息:“下周三晚上在文学院阶梯教室举办社团第一次线下活动。”
对于刚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就要去见诸多陌生面孔,这是一件非常有压力的事情,况且女孩子单独在夜晚前行,心里自然十分恐惧。鲁迅说:“社会是个大染缸,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于是徐思思把线下活动这件事告诉了汪岚岚。
徐思思:“汪岚岚,我们文学社下周三有个线下活动,你能不能陪我一起去?”
汪岚岚:“陪你一起去?能让我进去吗?”
徐思思:“肯定可以啊,我一个人去,社恐害怕。”
汪岚岚:“好好好,我陪你去瞅瞅。”
就这样,第一次文学社线下活动是汪岚岚陪同徐思思一起去的。
到了周三晚上七点,徐思思和汪岚岚准时到达指定教室,与之一起进教室的有很多人,但是在人群中,徐思思发现了文学社招新那天,说出“虫二”寓意的那个“其貌不扬”的男生。
进到教室,男生找到第四排位置就座,徐思思和汪岚岚坐在男生后排的第五排,阶梯教室,45°的近距离俯瞰“其貌不扬”的男生,他并不是很高,也不是很白,和大多数言情小说里男主角的高富帅比起来,这个男生的颜值在小说里连当个配角估计都够呛。
人到的差不多了,社长大人便宣布活动第一个流程——自我介绍。这个环节徐思思太熟悉了,过去的很多年里,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到大学,太多场合需要自我介绍了。
于是,每个人都站起来介绍自己。
按照顺序,轮到徐思思前面的男生了,他站起来说:“大家好,我叫徐思蛰。徐是姓,思是希望我以后做一个有思想的青年,同时也希望我做事之前要三思而为之;所谓蛰者,静也,藏也,希望我做一个内敛而不凌厉的青年,同时希望我不要太锋芒,做一个安静不狂躁的人。”
伴随着徐思蛰的自我介绍,后排的徐思思从俯瞰45°到仰视45°,面部表示十分吃惊,眼睛瞪得像铜铃。
“他居然是徐思蛰!”徐思思扭头对一旁的汪岚岚说。
“怎么了?”汪岚岚一脸疑惑。
汪岚岚并不知道徐思思在交流群里加了这个像是徐思思亲戚的徐思蛰。
“你怎么知道虫二的寓意?”社长接着问道。
徐思蛰:“看过便知道了,曾经到西湖湖心亭看到一石碑上刻着二字,后来去爬泰山,泰山万仙楼北侧摩崖石刻上也有,是导游解释说是风月无边,形容风光美好之意。”
“那年华有限呢?”社长接着问。
“好像是郭沫若说的吧,我不太记得了。”徐思蛰说。
徐思思心里想,现在的这一幕像极了高中王陈当年创建“普云诗社”的感觉和氛围,那时候的普云诗社给徐思思带来很多欢乐。
“到你了!”汪岚岚提醒。
“我叫徐思思,思念的思,思想的思。”
徐思蛰回头仰望,看着徐思思,一脸惊讶,小声嘀咕:“原来徐思思就是你啊!”
徐思思:“正是本人!”
社长:“自我介绍结束了,下面由编辑部部长带来第二个流程——我有笔名。”
编辑部部长:“徐思思旁边的女生还没介绍呢!”
汪岚岚连忙双手示意:“不不不,我是陪徐思思来的!”
编辑部部长:“那好吧。我叫程鹏,鹏程万里,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说的就是我程鹏。”
徐思思在下面笑,小声对汪岚岚说:“你看他戴着眼镜,还扶摇而上九万里,看得清吗?”
汪岚岚并没有笑,而是目不转睛的看着程鹏学长。那天程鹏学长穿着深色格子衬衫,戴着眼镜,身高最多172,没有一点吸引到徐思思,但却让汪岚岚印象深刻,可能这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吧。
当程鹏学长说笔名的时候,徐思思想到了很多,想到了步六狐、灵华儒、过桥人、葬花人、竹沟散人等,还有王八步,这些都是高中“普云诗社”的社员。
正当徐思思在构思自己取一个什么样笔名的时候,程鹏学长问徐思蛰:“徐思蛰,你取什么笔名?”
徐思蛰:“我想好了,我家在安庆岳西县,家门前的大山叫司空山,我的笔名就叫司空山人。”
程鹏学长:“可有什么含义?”
徐思蛰:“没有什么含义,司空司空,四大皆空的意思吧。”

徐思思惊呆了,如此青年俊才,大学美好生活刚开始,他居然要四大皆空,可惜了。
汪岚岚:“什么可惜了?”
徐思思对着汪岚岚小声说:“没...没什么。他家有司空山,我家有琅琊山,我取个琅琊山人,怎么样?”
汪岚岚:“这也太俗了吧!之前你跟我说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琅琊山因晋元帝司马睿在此练兵而得名,琅琊二字也是取自山东琅琊邑名,你不如就叫琅琊郡主。”
徐思思:“琅琊郡主?这个名字好!”
徐思思当时取了这个名字,巧合的是四年后,2015大学毕业的时候,电视剧《琅琊榜》风靡全国,剧中也有位郡主,名霓凰,大梁南境其才女帅,梅长苏的未婚妻,聪明机警,有勇有谋,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但当时2011年刚上大学的徐思思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只是用这个笔名,在大学四年发表过很多文章,有《我的父亲》《闲读近乎勇》《勇敢者钓鱼》《借书》《东南风月》《滁城往事》等等,甚至毕业时,辅导员找到徐思思,请徐思思为毕业纪念册写一篇序,徐思思用的都是琅琊郡主,只是徐思思专业的98名同学,知道这个笔名的人很多,但知道是徐思思的人很少。
大家取完笔名,程鹏学长说:“希望大家今后多读书,多写字,提升自我,多多投稿。文学社会给大家搭建平台。”
就这样,在线下活动后面几个环节结束,徐思思和汪岚岚就回宿舍了。在回宿舍的敬梓路上,汪岚岚问徐思思:“你和那个叫徐思蛰的男生是不是认识?”
徐思思:“不...不认识啊!”
汪岚岚:“不认识的话,为啥你两眉来眼去的?”
徐思思:“有吗?什么时候?”
汪岚岚一边看着徐思思,一边举起手来示意要捶徐思思:“我让你装!”
徐思思:“那你不也是一直目不转睛的望着程鹏学长嘛!”
汪岚岚:“行行行!算你赢!回宿舍!”

自从线下活动之后,徐思思和徐思蛰便认识了,汪岚岚也知道了程鹏学长的存在。但徐思思和徐思蛰有独处沟通交流的机会,还得从借一本书——《宏观经济学》说起。
大学一般是先学《微观经济学》,再学《宏观经济学》,但任课老师让大一新生问学长学姐借《宏观经济学》,于是徐思蛰问遍了周边学长学姐,费劲心思,想尽办法,才从学长那借来《宏观经济学》。
不借书还好,这一借,便“借”走了徐思思的一生,也掉进了琅琊徐氏的窝里,因为徐思蛰他们专业分宿舍居然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分的,这样一来,姓王的、姓周的、姓徐的就很容易分在一个寝室里。
徐思蛰宿舍另外三个室友分别叫徐强强、徐瑶和徐超。
关于司空山和琅琊王的故事,徐思思那天回宿舍研究学习了一晚上,上网查了司空山,也了解了琅琊王氏大家族的诸多故事。
“琅琊山上有琅琊王,司空山下有司空人,还有我这个琅琊郡主。”
“我在滁城三十年,你呢?”
(未完待续…)
第十七话 滁城有个太仆寺,来了个圣人王阳明
http://bbs.0550.com/t-1423364-1-1.html
第十九话 你知道滁州西涧吗?也许你知道,也许你不知道
http://bbs.0550.com/t-14253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