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不明白为啥我家的砖要泡一遍, 后来我来了解的瓷砖方面的知识,
市面上看瓷砖分为二大类, 一类是陶胚的瓷砖,大家都称为瓷片, 特征就是买回来先要泡水后才能铺贴的瓷砖。每种瓷砖的吸水率是有区别的, 如果孔隙大的瓷砖(也可以说是密度小)不泡水,太干燥的话会大大的减少使用寿命。在铺贴前将瓷砖泡水, 是为了让其中的孔隙充分吸收水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后,再抹上水泥砂浆,就不至于吸干瓷砖的水分, 这样的话使铺贴质量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就不容易出现贴后瓷砖空鼓,脱落、裂纹等现象。
另外还一类是瓷胚的瓷砖。 这类瓷砖分为玻璃化砖,仿古砖,通体砖,全抛釉,微精玉等。 但是这一类瓷砖统一都有一个特征, 那就是买回来后是不用泡水就可以直接用水泥砂浆铺贴的。 因为这类砖的孔隙小(也可以说是密度大)在烧制的过程中烧得很透。 当然密度大硬度自然就高了。
泡水不泡水只是瓷砖特性决定,和瓷砖本身质量没有半毛钱关系, 千万不要认为泡水的砖质量就次,不泡水的砖质量就好,这是天大的误区。 如果需要泡水的瓷砖没有泡水直接铺贴,瓷砖会大量吸收水泥砂浆的水分, 水泥砂浆在凝固过程会出现部分空隙,就是空鼓, 严重的太次的瓷砖承受不了水泥凝固的拉力会变形开裂。
另提醒: 在购买瓷砖的时候都会考虑到损耗等问题,所以买砖时大家都会多买点, 那么在铺贴瓷砖如果把多余的瓷砖泡水以后是不能退的,因为瓷砖泡了水之后, 颜色会变暗,新旧瓷砖对比会出现明显的色差。而且再泡水时,泡了第一次水的瓷砖, 与泡第二次水的瓷砖相比颜色还是会不一样。瓷砖应该要用几块泡几块, 不要一次将所有的瓷砖都泡水了,不然泡过水的瓷砖是不能退的,造成无谓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