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 刷屏了最近的各大平台 姐姐们的美丽、勇气令人瞩目 你知道吗? 滁州美食界也有自己的「姐姐天团」
她们,各个“身怀绝技” 凭借着多年手艺制霸滁州美食的半壁江山 有的热情、有的亲切 甚至还有些小脾气~
数十年如一日,这些姐姐们 用自己的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个小店、小摊 更牢牢掌控了你的食欲~ ▼
铁皮大馄饨
说起滁州人的老味道,馄饨是一个滁州人从小吃到大的街头小吃。
说起滁州的馄饨代表,这家铁皮馄饨,必须拥有姓名。
店主是吴姐,从1999年下岗之后,为了生计就开起了这个小馄饨店,一开就是21年。
吴姐的店没有店名招牌,只是一个从车库改造过来的店,外围搭了一圈铁皮,用来当厨房,一直也没有一个正经的名字。
久而久之,老顾客就戏称这里是:铁皮大酒店!
店里点的最多的是西红柿腰花馄饨。吴姐说,这碗馄饨的做法其实来自一个顾客,偶尔调出的汤底,加入馄饨,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碗馄饨一做就是二十一年。
店里每样小菜,吴姐都亲力亲为自己做。时令不同,会变着花样做。常见的酸豆角、酱、土豆丝、蒜泥黄瓜都是客人喜欢吃的。
“铁皮娘娘”吴姐曾在2017年10月被江苏综艺频道《荔枝朋友圈》栏目邀请前往录制节目,传播分享滁州的味道,探寻美食背后的故事。
一碗“铁皮大馄饨”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吴姐忙忙碌碌的一天,客人来来往往,吴姐为了这份难得的味道,在这个小小的厨房里,坚持着。
● 铁皮大馄饨
『地址』见上方示意图
『营业时间』6:50-13:00,17:00-20:00
家亮炒饭
炒饭是早中晚三顿都可以吃的简单美食,看起来简单,却藏着用心的味道。
在这个看起来有些简陋的小店里,陈姐凭着一份对于食物的喜爱,经营着家亮炒饭店!
简单的一碗炒饭,每家都有自己的炒饭秘诀。陈姐的秘诀就是头道炒蛋饭,再进行二次加工。从开始一天一两盆的炒饭,到如今一天整整七大盆。在老顾客挑剔的味蕾中,炒饭的味道越做越好。
“一碗猪肝炒饭,一碗猪肝汤,一碟雪菜。”是陈姐店里食客经常点的老三样。
除了招牌炒饭,2元一份的雪菜也是店里的“明星产品”,几乎是到店必点!
对食物的热爱,对品质的坚持。陈姐还说,她对于快乐的理解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见自己想见的人。
或许陈姐找到了自己现在更想做的事情,家亮炒饭店铺已经转让。所以美食要趁早,不知道哪一天老板就任性不干了,就变成了惋惜!
莲姐蚝油串
当夜幕悄悄降临,和三五好友一起来点蚝油串,再配上点烧烤,或许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而谈到蚝油串,莲姐蚝油串相信滁州人都不会陌生~她们家可算是不少80、90后的回忆了......
店主莲姐26岁便开始摆摊做蚝油串。当时和申姐一起,先在交通商城门口摆摊,一家摆摊做蚝油串,一家摆摊做烧烤,相互扶持,也从当时小小的路边摊,到现在的门面店铺,两家一起走过了23年的风风雨雨。
每天下午四点多,莲姐就开始为出摊做准备,五点半准时出摊,纤细竹签串起嫩肉、鲜蔬,沉入沸腾的油锅中,等待新鲜食材带着热气出锅。
再刷上莲姐秘制蚝油酱料,让蚝油酱料均匀而完整地铺满食材,还有里脊、肉串、素鸡,年糕,火腿肠......夏天最惬意的事儿也不过如此~
莲姐蚝油串这里,吃的不仅仅是味道,更多的是对儿时和青春的感情和回忆,这份回忆弥足珍贵......
● 莲姐蚝油串
『地址』明光西路的巷子里
『营业时间』17:30-凌晨4:30
化肥厂面馆
都说滁州人对面条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一碗面条,冒着热气,“呲溜”一声,一天也随之开启。化肥厂面馆也是一代人记忆里不能替代的,要不是提前跟老板问好路线,在地图上可真搜不到这家面馆....
简单的一碗面条,各家却有着各家不同的门道。原本这只是一家开在化肥厂门口连个名字都没有的小店,要不是因为化肥厂拆迁到现在也依然无名。既然被很多食客叫做“化肥厂门口的面馆”,那不如就起名化肥厂面馆,简单明了。
店里老顾客们百吃不厌的肉丝面、鸡杂面、腰花面等,都是马阿姨在这三十年里一点一滴摸索出来的,一碗汤面,一点咸菜,再配上丰富的浇头,简单、满足。
和面条打了十几年的交道,几根面条下锅,煮面的时间、大小碗的分量,马阿姨早已了然于胸。
马阿姨坚守的那份美味在锅中咕噜咕噜冒着雾气,阵阵的面条香气就是从中溢出。一天能卖100碗凭的就是,这三十年来不变的初心。
● 化肥厂面馆
『地址』创业北路上,工农小学对面
『营业时间』5:30-20:00
婆媳蒸饭
有一种味道,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变迁,仍然值得怀念。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儿时的味道,总是记忆深刻。小小的一份蒸饭朴实无华,却能勾起回忆最深处的味觉记忆。
婆媳蒸饭原名老二中蒸饭 。1990年的时候,王阿姨在二中门口摆起了蒸饭摊。到了2014年,王阿姨的儿媳妇辞职和自己一起做起了蒸饭。对于“婆媳蒸饭”这个招牌,王阿姨也有许多无奈,“现在越来越多的二中蒸饭的招牌,干脆自己就改名,叫婆媳蒸饭!”
对于一份蒸饭来说,好吃的油酥特别重要。每天早上,预定好的油条会送过来。王阿姨会将油条切成小段油炸。还有蒸饭里的里脊肉也是点睛之笔,除了油酥的香味,还有大口嚼肉的幸福感。
用心烹制的材料,结合而成难忘的味道,一份小小的蒸饭只要几元钱,却花尽了王阿姨三十年的经验和心思。每一口酥脆的咀嚼,都是无尽的回味。
在这个城市,像婆媳蒸饭这样的小摊位还有很多。他们生活在城市的一个角落,通过简单的一种味道去支撑家庭的生活。
● 婆媳蒸饭
『地址』鲜鱼巷口向北50米(下午四点到五点二十在原来的石婆婆对面);二中对面四合路路口(下午在四合路口巷内)
『营业时间』08:00-22:00
-写在最后- 姐姐们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忽视 从小摊贩做成了人气老店 她们一直都在乘风破浪 这些美食也永远都是滁州人心中最暖味道~ 这些乘风破浪的姐姐 你最pick哪一家? 论留言告诉我吧
现在关注 滁州吃货小分队 了解更多滁州街头味道 ▽
滁州吃货小分队【味道】栏目 ... 期待你的关注!
|
|